供应链|MnSc论文解读:制造商市场权力下的供应链区块链应用

研究背景

    目前,许可型区块链在供应链运营中可以起到两个重要作用:其一,使用区块链可以有效追踪商品信息,帮助企业在发现单一缺陷商品时简单、准确地识别出同批次商品。例如,IBM Food Trust 要求供应链参与者上传食品信息,同时,参与者可使用追踪模块实时查看商品出处、位置和状态,实现快速产品召回。沃尔玛就在一部分产品线上使用了IBM Food Trust,并要求其供应商必须上传相关数据。其二,使用区块链能方便消费者获取信息。例如,家乐福使用区块链技术储存了商品信息,并指出这样可以保证商品来源、途径、质量、有机认证等信息面向消费者是完全透明的。然而,即使区块链技术对供应链管理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错位的经济激励机制,目前仍无法保障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中的普遍应用。

基于此,结合现实案例中成功应用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主体(家乐福、沃尔玛)具有较强市场力的特点,本文明确了在拥有一个强市场力制造商的供应链中保证区块链技术能够被顺利应用的条件。

研究内容

    本文考虑了一个三层供应链系统:有限数量的同质供应商、一个制造商和单位数量消费者。其中,消费者和制造商都分为两种类型,消费者更偏好与自身同类型制造商的商品。同时,其无法提前得知制造商的类型,但在做出购买决定之前,会收到关于制造商类型的不完美信号。

该模型具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制造商与消费者获得自身类别信息,制造商决定是否采取区块链技术;第二阶段,首先,制造商设定销售价格,同时向供应商下订单以满足预期消费者需求。之后,每个收到制造商订单的供应商决定是否接受订单,若接受则决策努力水平,且若制造商采用了区块链,则接受订单的供应商必须采用区块链并支付实施成本;第三阶段,消费者获得制造商类型信号及商品价格信息,决定是否购买。任何消费者购买到缺陷产品都会第一时间反馈给制造商,此时,若制造商采取了区块链技术则只需召回缺陷商品对应批次的商品,并要求其供应商退款。若未采取,制造商则需要召回所有商品。

基于上述模型,本文通过求解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得到均衡解,并对区块链实施条件、区块链技术应用对制造商风险、预期利润及总福利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主要结论

    本文研究发现:首先,区块链的准确追踪缺陷商品功能能够降低制造商从多个供应商处采购的风险,使制造商实现供应商多元化。由于制造商的风险规避性,这可以提高制造商福利,从而促使制造商采用区块链;其次,区块链向消费者透露商品详细信息的功能可以改善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与购买决策,进而单独提高消费者的福利。然而,制造商的反应是提高消费者价格,将潜在的消费者福利收益转移给自身,因此这一功能成为推动制造商采用区块链技术的第二个重要因素。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