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Items : 0
Subtotal : ¥0.00
View CartCheck Out

守正创新 把研究贯穿审计工作全过程

研究型审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谋划审计工作,推动新时代审计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抉择,是立足新发展阶段、突破发展瓶颈,更好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重要作用的必由之路。审计机关推进研究型审计要牢牢把握政治机关属性和经济监督定位,守正创新、深研细究,把开展研究型审计贯穿审前、审中、审后全过程,融入规划计划、组织管理、项目实施、审计整改等各环节,切实发挥审计监督的建设性作用。

做足审前研究   科学谋划项目

基层审计机关要坚持把研究作为谋划审计项目的基础,自觉站在改革发展大局和审计工作全局中思考,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研究开展审计工作。

 

山东省潍坊市审计局局长张祖钊(中)在全省审计工作视频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开门纳谏、广征民意。基层审计机关谋划年度审计项目要紧跟中央和省、市“十四五”规划确定的战略决策,瞄准重点工作任务、聚焦审计主责主业,加强与地方党委、政府政研部门以及发改、财税等部门的业务交流,积极开展审计回访,举办特约审计员座谈、线上问卷调查等活动,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走访调研,坚持把立项当课题进行研究,积极开展“审计项目立项展讲”活动,广泛收集各方面的意见建议,科学谋划年度审计工作。

精心准备、广泛调研。审前准备是启动整个审计项目流程的“最先一公里”,要做好审前调查和研究论证,加深对审计对象业务特点和审计规律的把握,形成切实可行的审计项目实施方案。面对政策性、时效性强的审计项目,审计人员在审前要注意收集研究政策法规,走访调研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受益群体,了解掌握社会各界对于相关事项的反映,以便在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督促解决问题。对一些重大项目和新领域的审计项目,按照“试审探索、总结经验、全面铺开”的思路,在试审基础上完善审计方案和操作指引,列出审计要点清单和线索清单,明确审计取证链条和取证要点等,保障审计项目的推进更具规范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建库归集、共享共用。为推动审计工作向全面系统的研究型审计转变,要立足发挥审计宏观调控的“工具箱”作用,沿着“政治—政策—项目—资金”这条主线,聚焦上级重大决策部署、政策方向、政策要求和群众关注的重点问题,探索建立重大政策和专项资金、公共投资项目、领导干部审计对象等大数据库,对入库项目实时更新、动态管理,资源数据共享共用,年度计划优先选用,审计成果形成借鉴案例,实现审计规划长期目标、审计计划年度目标、审计项目具体目标的矩阵结合。

做细审中研究   严控审计质量

审计实施特别是现场实施是整个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开展研究型审计,必须要加大对审计实施过程中的审计组织方式、审计技术方法和审计质量管控的研究,切实提升审计工作质效。

优化组织方式。把组织方式创新作为优化审计资源配置的重要途径,坚持统分结合、上下穿透,积极探索运用集中审、配套审、联动审、延伸审、交叉审等审计组织方式。山东省潍坊市审计局在2022年财政审计中,创新开展了“四个三”模式(审计范围上“部门+专项+系统”、内容上“政策+项目+资金”、组织上“团队+科室+审计组”、成果上“要情+调研成果+论文”),通过开展精准深入的复合型研究,提升了监督质效。

创新技术方法。牢固树立科技强审理念,加强大数据分析、无人机探测、地理信息测绘等技术在审计中的研究应用。潍坊市审计局在2021年某河湖审计项目中,创新运用影像反演、监督分类、叠加计算等卫星遥感技术,直观反映湖泊现状、芦苇面积、河道治理等情况,实现了对生态环境变化的整体监控。

狠抓质量管控。审计工作要严格落实国家审计准则有关要求,积极探索制定审计项目分级质量控制清单管理办法,建立审核、复核、审理“三张职责清单”,实行分级质量控制,创新业务会打分评议量化考核等方式,拧紧方案编制、现场实施、审计报告、项目审理等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责任链,将审计质量落细落实。

做实审后研究   强化成果运用

全面提升审计工作成效,必须一体推进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开展研究型审计,必须坚持成果导向,加强对审计结论落实、审计成果开发的研究,提升监督质效。

加强整改落实制度机制研究。围绕推动审计整改落实,研究制定各项督查督导、整改约谈的制度办法,增强有效制度供给,以制度保障整改实效。坚持边审边改、立审立改,加强化解检查存量,积极组织开展审计整改“回头看”,确保审计发现问题“清仓见底”。要注重合力整改、系统整治,探索建立与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巡察、督查联动协作机制,将审计结果及整改情况作为考核、任免、奖惩领导干部的重要参考,纳入所在单位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内容,实现审计监督与党内监督的有机贯通。

加强审计成果开发转化运用研究。积极研究审计结果运用方式,加强审计信息、要情专报的撰写提报,积极推进审计项目“课题化”,多方式、多维度展现审计工作成效。近年来,潍坊市审计局创新评价模式,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基础上,进行精准“画像”,使审计结果更加精准直观,提高了审计结果运用成效。2021年以来,潍坊市审计局向省委审计办和省审计厅呈送报告24篇次、向市委市政府报送要情38篇,领导批示31篇次,推动将审计项目成果转化为审计科研成果,3项创新成果纳入全省改革创新案例,6篇审计调查获评省、市优秀科研成果。

加强项目完成绩效评估研究。对已经完成审计项目的目标、执行过程、绩效和影响进行分析,评估项目预期的目标是否达到、依法实施的审计过程是否合理有效、审计成本是否与绩效配比、审计结果是否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等。近期,潍坊市审计局抽取了2021年完成的11个审计项目,对目标实现、实施质量、投入产出、成果开发等四方面内容进行分析评估,查找了在投入产出、成果开发等方面的问题和不足。通过分析评估,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提高审计项目的决策和管理水平提出建议,有效盘活审计资源,提升了审计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水平。

做好研究保障   提升监督效能

研究型审计既是工作理念、工作要求,也是基本方法、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协调、整体把握,做好基础保障工作。

加强领导是关键。要把研究型审计作为各级审计机关的“一把手”工程,进行专题研究,统一思想认识,压紧压实工作责任。研究型审计的载体是审计项目,要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在一线研究项目、推动工作,确保将研究型审计落实到每一个审计项目中。要加强工作统筹,整合审计资源,实行团队作战,组建大数据分析、预算执行、资源环境、企业金融、公共工程等相关审计团队,围绕相关专业领域审计难点,聚力攻坚、集中攻关,为开展研究型审计奠定坚实基础。

人才队伍是支撑。开展好研究型审计工作,离不开审计人员综合能力素质的全面提升。要强化“学政治就是学业务,学理论就是学方法”理念,政治和业务两手抓、一体谋划推进。积极组织开展研究型审计研讨交流活动,举办相关业务培训活动,鼓励审计人员参加各类教育培训,提升人才队伍研究能力。要以审计机关公务员分类改革为契机,促进提升审计人员职业素养和专业精神,重点培养审计人员能查能说能写的本领。

机制制度是保障。坚持用制度管人理事,不断健全与研究型审计相关的各项机制制度,围绕工作流程,建立健全审计项目规划立项、现场实施、审理审核、整改落实等方面的机制制度,规范研究行为、固化研究成果、鼓励探索创新,让真正潜心研究的审计人员有地位、得实惠。营造研究氛围、培育研究土壤、搭建研究平台、做好研究保障,让开展研究型审计成为审计人员的自觉行动,为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