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是一切行为的“司令部”和“总开关”。思维方式决定思想方向和行为方式,探索开展研究型审计,必须勇于革新以往惯性思维定式,将各种思维方式方法综合运用至审计全过程。综合思维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思维,是审计思维革命的破题之钥,必将在研究型审计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本文通过研究综合思维在研究型审计中的价值关联和有效运用,以期对审计机关开展研究型审计有所启发。
综合思维是指人脑综合运用多种思维方法,从不同视角认知和理解客观对象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式。综合思维中的“综合”是指掌握系统、整体及其结构层次上的综合,具有高层次的认识基点。
综合思维是思维科学的重要基石。思维科学是一门将抽象思维规律形成严密逻辑的理论学科,综合思维是思维科学的基础思维方式,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思维。综合思维的哲学基础是系统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以系统和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对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等基本思维活动进行研究,从纷繁复杂的现象分析、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反映思维的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形成基本活动经验、基本价值观念、基本思想和方法。综合思维是其他思维方法的基础,各门学科的逻辑体系都是运用综合思维的成果。
综合思维是信息重组的创造技法。把多种客观要素看作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从整体性与关联性辩证地看待问题,是综合思维的来源和构建基础。综合思维对多源信息经过鉴别、筛选、重新联结和组合,把信息截断和再组合,把集中起来的信息分散,把某一事物的某些要素分离组接到另一事物或事物的某些要素上,把现实中分立的因素有机地加以排列组合,以新的观点再将其重组,从而形成新知识、新理论和新发现。这是一种创造性、创新性思维过程,也是多角度、多途径的想象组合。
综合思维是系统全面的思维谱系。综合思维包括学科思维方式和一般思维方式,从宏观、中观、微观上包含思维方向、思维路径、思维方法等多个层次内容,具有思维域宽广、思维点独特、思维力敏锐、思维度精准等特点,是一种“大思维”。宏观上看,综合思维主要包括联系思维、全局思维等;中观上看,综合思维主要是系统思维,包括整体思维、结构性思维;微观上看,综合思维主要是逻辑思维,包括质疑思维、逆向思维、重要性思维、类比思维、抽象思维、创新思维等。综合思维的强化,是思维容量、思维质量、思维深度和思维精度的全面提升。
综合思维是能力素质的集中体现。思维的本质是大脑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获取知识的认知过程,思维能力是综合能力的体现。综合思维通过对外部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使认知结构得到完善优化,形成完整的、富有成效的思维过程,强化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事物和现象的思维品质,改变个人思考习惯,总结经验教训,提炼方式方法,提升思维方法和思维方式的应用能力,有助于提高包括逻辑推理、抽象概括、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等方面的基本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是个体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所需判断能力、预见能力、权变能力、创造能力的根本内核。
从审计发展历程看,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边提升,是一条贯穿工作始终的宝贵经验。综合思维通过将理论研究与具体实践有效衔接和相互促进,实现理论研究与审计实务有机结合,是开展研究型审计的现实需要和内在要求。
新时代科学履行审计职能需要拓展综合思维。审计是一项综合性、战略性的系统工程。进入新发展阶段,审计工作任务和业务领域不断丰富,审计监督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庞杂的审计业务与有限的审计资源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对审计机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审计机关必须拓展综合思维,将审计与各项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将揭示个体问题与服务全局结合起来,透过社会形势、制度体系分析国家治理现代化大局,透过政府权责、部门协同的层次去分析审计发现的问题,深入揭示体制机制漏洞和管理盲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研究型审计实质上就是运用综合思维开展审计的过程。研究型审计既要研究党中央、国务院对所审计领域、区域和行业的政治意图、战略谋划和政策要求,也要研究审计对象的历史沿革、发展脉络、改革方向和业务背景,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综合分析研判和审计实践。综合思维有利于跳出自我经验和思维定式,把握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通过推理分析系统各要素间的关系、影响和相互作用,归纳提炼出具有苗头性、倾向性、普遍性的问题,对于确定研究型审计重点领域、设计科学审计程序、收集充分适当审计证据、正确分析和处理审计问题、提升审计成果层次等方面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综合思维是解决当下审计思维矛盾冲突的有效路径。思维矛盾冲突是审计在发展、变化、创新过程中带来的副产物。马克思主义系统论认为,对于整体而言,各组成元素间的运动与冲突不可避免,发现关联、平衡冲突至关重要。审计实践中面临监督职能与服务职能、评判性与建设性、事后监督与事前事中监督、抽样审计与全样审计、单一思维与跨界思维、微观效果与宏观效应、信息独占与信息共享、政绩观与法治观、全覆盖与人少事多等方面平衡与取舍问题。综合思维以其异质性和多权威性特点,注重从矛盾的各个方面着手研究,运用事物存在普遍联系的哲学观点,在对立中寻求统一,在分离中看到渗透,破除“二元对立”“非赢即输”的僵化思维,实现审计质量、速度、效益相统一。
提升实战能力首先需要强化审计人员的综合思维。综合思维是审计人员核心素养和关键业务素质,是强化审计专业能力的必备前提。随着外部监督力度的逐步加大和规范化程度的日益提高,违规违纪行为呈现隐蔽化趋势,加之大数据时代审计信息体量大、种类多、价值密度低等特点,对审计人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既要会查账、核数据、找问题,更要能够通过数据找规律、透过现象看本质,推动解决问题。要强化综合思维,应用微观的逻辑性思维方法确定审计重点,优化审计程序;运用中观的整体性思维方法驾驭审计实务,统筹考虑审计项目的审计对象、业务特点、审计范围、审计内容等,及时调整审计方法和程序,合理预设审计关注和线索;运用宏观的联系性思维方法规划审计战略,一体推进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
思维的最终目标是服务于实践。开展研究型审计,要将综合思维贯穿审计全过程,把项目当课题来研究,把问题当课题来研究,把建议当课题来研究,准确把握审计的方向、目标、路径、步骤、规律,确保精准高效施审,推动审计提质增效。
以综合思维谋划研究型审计重点。把审计工作放到改革发展大局中思考、定位、布局,以综合思维谋划、部署和推动审计工作,把揭示个别问题与服务全局工作结合起来,找准审计监督侧重点和着力点。当前,要综合把握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找准审计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位置,聚焦主责主业,推动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体系同步接轨、同频共振。既要紧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宏观决策,也要紧跟地方“十四五”规划确定的战略、政策、项目、资金,把复合型多领域需求贯穿于审计计划中。统筹审计资源和审计全覆盖目标,加强审计项目可行性论证,改进审计计划源头管理,建立健全审计项目库,做好滚动性、前瞻性项目安排储备,推动实现高质量审计全覆盖。
以综合思维推进研究型审计实施。把研究作为基本前置,将综合思维贯穿审计业务轨迹全过程、各环节,沿着“政治—政策—项目—资金”这条线研究立项、谋划实施,推动审计目标整合、资源整合、流程整合、技术整合,实现审计过程目标协同、行动协同、结果协同。综合分析审计对象所涉及的部门规划、行业规划、地区规划、预算安排、项目计划,结合审计目标、审计方向、审计重点、预期成果等因素,预判和估计审计中的重要性环节、阶段性安排,合理安排审计的时机、节奏、重点、方式,确保审深审透。改进审计组织方式,理顺行业牵头处室和审计组的关系,统筹安排人员、时间、技术等要素,明确各流程节点工作事项、职责任务,优化审计现场权责配置和进度管理,打造精简高效的审计作业链条。加强审计项目后评估,及时总结经验、分析得失,推动审计立项和组织实施更加精准。
以综合思维评判研究型审计情况。坚持依法审计与客观审慎相结合,打破“以查出问题多少论英雄”的单一思维定式,严格按照“三个区分开来”重要要求进行综合评判,以查清事实为依据,以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为准绳,历史、全面、辩证、发展地看待问题,客观审慎评判审计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把问题找准找实、把责任定准定实。加强审计质量控制,规范审计取证、审计项目审理、审计报告出具、审计决定下达、问题线索移送等行为,确保审计质量经得起检验。建立完善容错纠错机制,优化审慎评判的方式方法,健全参考标准、工作程序、结果运用、工作保障机制,完善告知、申请、核实、复核、审理、认定、反馈等流程,实行全程管控,确保不出问题。
以综合思维提升研究型审计成果。注重研究型审计成果转化,既要形成审计理论成果、实务成果,更要服务宏观决策、促进改革发展。综合考量党中央改革审计管理体制的政治意图、战略谋划和实践要求,深化对审计本质、功能定位、职能作用和发展规律的研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体系。加强审计项目前期分工、中期进度控制和后期总结评估,总结审计理念、组织方式、作业流程、技术方法等方面较为成熟的经验,指导审计工作实践。对审计报告、审计移送、审计信息等成果数据进行全面归集、综合分析,梳理总结各专业领域审计发现的违法违规违纪问题的规律特点,抓住主要矛盾,做出专业判断,提出专业观点,使审计结论有事实、有数据、有底气,审计成果有站位、有高度、有思路,为宏观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和充分明确的决策依据。
以综合思维深化研究型审计整改。坚持一体推进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紧盯边审边改的“点”,沿着“资金—项目—政策—政治”这条线分析提炼、提出建议,构建标本兼治、源头治理的“面”。建立更加注重解决问题、防止问题发生的审计治理观,在核查问题的同时,提前谋划后续能否整改、怎么整改、如何提出建议,从审计和被审计的角度综合发力,将审计事项置于审计机关、被审计单位及主管单位三方共同研究,深入研究问题的特点、规律和趋势,分析可能存在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缺陷、制度性漏洞,提出有助于强化管理、规范程序、压实责任、精简手续、完善机制、提高效率的对策建议,做到既“查病”,又“治已病、防未病”;既能形成震慑、管住当下,又能触动根本、见效长远,做好审计“后半篇文章”。
以综合思维锻造研究型审计能力。开展研究型审计,研究是基础,思维是保障,能力是关键。必须以综合思维为内核,构建系统思维谋全局、辩证思维看问题、底线思维定边界、精准思维抓症结、法治思维保实施的审计综合思维体系,系统掌握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对立统一等辩证逻辑思维以及系统化、具体化、归纳、演绎、逆向、发散等基本思维方法。强化干部主动研究意识,运用案例研讨、技能大赛等载体,借助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外脑智慧”,引入新理念新知识,营造学习钻研业务的浓厚氛围,提升审计干部专业能力、宏观政策研究能力、审计信息化能力。注重对审计干部的多岗位综合历练,大力推动综合部门与业务部门干部的轮岗交流,促进审计干部提高“能查、能说、能写”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