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Items : 0
Subtotal : ¥0.00
View CartCheck Out

探索“双同模式” 着力解决共性问题和突出问题——北京市某区委书记、区长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经验总结

          为贯彻落实《北京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规划(2018—2022年)》,高质量推进审计全覆盖,2021年,按照年度审计计划安排,北京市审计局开展了本市某区委书记、区长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该项目在以前年度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创新组织方式和审计方法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实践“双同模式”,即对同类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同步实施,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与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统筹实施,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宏观决策部署为主线,围绕疏解非首都功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决策部署内容,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坚持统筹谋划、系统思维、应用导向、成果转化,在审前准备、现场实施、报告撰写和结果运用等审计全流程强化研究工作,促进被审计单位建立完善制度10余项。该项目荣获2022年全国审计机关优秀审计项目二等奖。

坚持统筹谋划   强化分析研判

          加强顶层设计,组建项目团队。该项目打破部门界限,从市审计局政策研究团队、数据分析团队和相关派出局调配财政、投资、自然资源、计算机等领域专业过硬、经验丰富的骨干力量,组建团队。团队下设党政审计组和部门审计组,统一部署、同步进点、协同实施、相互配合,实现审计信息、资源和成果的共享共用,提升审计实效。党政审计组按照审计重点,设置决策分析、财政、政府投资、国土、国资、民生保障等业务板块。在项目启动阶段,项目主审和业务骨干纷纷走上讲台,围绕各板块的关注热点和审计重点,与大家分享审计方法和经验。通过创新培训形式为审计人员提供互动交流平台,强化对参审人员的业务指导。
强化区域特点,锁定审计重点板块。项目团队调取相关资料,纵向跨年、横向跨区集中开展审前分析,实现“一次分析、多区共用”。重点研究有关中央及地方决策部署、战略安排、改革方向的热点问题,立足区域功能定位、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完善政府治理体制的特点问题,以及拿不准、吃不透的难点问题。审前分析突出决策线和资金线。决策分析板块作为事项龙头,依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某区分区规划,通过梳理上级下达的各项决策部署和任务指标,区委、区政府与市有关部门签署的任务书、目标责任制等资料,确定被审计领导干部任期内应该履行的经济责任;通过梳理分析区委、区政府相关会议纪要、收发文目录、年度工作报告、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等资料,确定被审计领导干部任期内做出的重大决策事项。财政板块作为资金龙头,通过对收入质量、转移支付依赖度和支出比重等数据的综合分析,将审计关注点聚焦在人大对政府经济行为的监督管理、预算管理、政府债务管理、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等方面。同时,发挥资金源头的优势,分析财政资金支出重点投向,为其他板块提供数据支撑。各审计板块以决策事项和财政资金为切入点,共商共讨、群策群力。根据板块需求,开展现场点对点调研,有效缩短分析时间,锁定审计重点和疑点,最终确定以文化、大尺度绿化建设推动情况,疏解整治促提升任务完成情况,减量集约发展,民生改善等事项作为审计重点,突出反映党和国家经济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类风险防范化解、重点民生资金使用和项目建设等情况。

坚持系统思维   加强数据赋能

          由点及面,增强贯通性和穿透性。现场实施阶段,审计人员聚焦主责主业,紧扣领导干部经济责任,恪守审计权力边界,对发现的审计疑点贯通被审计领导干部在决策、管理和执行三个层面的履职行为,穿透事项结果,反映问题本质,做到上下贯通、由点及面、深入核查,力求一项政策措施既揭示决策部署也反映落地效果,一笔资金既查预算安排也查资金管理使用绩效,形成完整的监督链条。如政府投资板块,审计发现项目部分建设内容的建设责任主体是社会企业,存在由于社会企业资金链断裂造成项目未按期完工的问题,审计组在确定问题和取证时,向上追查区委、区政府的决策情况,向下分析项目未按期完工造成的后果。

          “花钱见效”,强化成本意识和绩效观念。近年来,对地方政府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情况的审计内容逐渐丰富,“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理念深入人心。审计组探索将政府制定落实政策、组织开展项目、管理使用资金等情况纳入审计范围,聚焦财政资金要求怎么花,实际花了多少,花得好不好,从资金绩效评价向政策绩效、管理绩效和使用绩效评价等方面拓展。如财政板块加大对产业扶持政策、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文本、公务用车管理台账等分析力度,在评价政策绩效、专项资金绩效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探索;国资板块对基金的投入和目标实现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全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资金量排名前五的工程建设主体中有区属国有企业的特点,政府投资板块对相关企业政府投资建设资金的收支余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审计发现基金目标规模未达成、长期闲置,大量财政资金在乡村和区属企业结存、滞留,未充分发挥效益等问题。

          围绕特点,加大数据分析力度。针对各板块的业务特点,审计人员运用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天眼查等工具开展审计;发挥大数据审计技术在采集数据、分析数据、查找疑点、归纳提炼等方面的作用,将Python、SQL Server广泛应用于财政、国资等领域,并形成审计案例;开展跨领域数据间的比对关联分析,发现政策执行中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国土板块在核实新一轮百万亩造林项目完成情况时,调取造林数据导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系统,结合多期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数据逐个图斑进行审计认定,最终发现当年造林任务完成量不准确、造林占用耕地等问题。财政板块在核查财政主管部门履行绩效目标形式性审核职责过程中,通过分析标准Excel表格结构,编写Python程序,对非结构化数据进行批量汇总,将部门填写的各类绩效目标整理为结构化数据,导入SQL Server数据库,对其中数量指标、进度指标、成本指标、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等进行多维度分析建模。审计发现该区近300份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申报表存在绩效指标填报未细化、指标不明确、不可考核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提升模型应用的广泛性,审计人员将填写不合规的指标值导入自然语义分析系统进行分词,计算词频和权重,将词频和权重较高的词汇追加完善至模型中,并将新模型应用于其他区绩效目标表审核事项中。

坚持应用导向   提升报告质量

          在报告撰写阶段,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审计组分析事项层级,从决策、管理到具体执行,再次梳理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职行为,结合事项发生时的背景和当下政策要求,研究和挖掘问题背后的深层次体制机制原因,审慎界定领导干部应当承担的责任,为提出有针对性的审计建议夯实基础。

如审计发现区委、区政府对某重大经济事项决策不当造成公共资金、国有资产面临重大损失风险的问题,从问题表现看,被审计领导干部应承担直接责任,但审计组讨论发现,该问题的决策背景不清晰,缺少原因分析,面对风险,区委、区政府是否采取解决措施也未揭示,责任界定不够客观,需要进一步完善证据链条。审计人员在与被审计单位座谈时,对方曾口头表达过支持民营企业脱困的决策背景,但缺乏证据支持。经过多次沟通,最终取得相关证据,且区委、区政府高度关注审计反映的问题,在审计期间就出台了工作推进方案,着力解决相关问题。上述背景和举措均在审计报告上予以反映,力求评价客观公正,从报告使用者的角度提升报告的可读性和效果性。

                                                                                                                      坚持成果转化   服务领导决策

          积极推动审计整改。该局落实《北京市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办法》有关要求,首次邀请联席会议有关成员单位组成联合反馈组,向被审计单位通报审计结果,明确整改要求,发挥整体合力。建立审计查出问题“三清单一台账”,明确整改类型、要求和时限,实行整改分类销号管理,对立行立改到位的问题予以销号,对分阶段整改和持续整改的问题进行跟踪检查。通过查阅资料、实地查看等方式,加大整改监督力度,促进被审计单位建立完善制度10余项。
积极发挥“谋士”作用。该项目的审计结果报告和3篇审计信息获市主要领导批示。项目团队统筹同类审计项目成果,梳理4个区在土地资源使用管理、财政财务管理和政府投资管理领域的共性问题和突出问题。北京市审计局组织召开审计整改工作联席会议,积极与相关市级行业主管部门沟通,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研究整改工作具体举措和建议,并提交市政府党组会专题研究,推动市级行业主管部门出台《关于完善没收建筑物产权手续有关问题的指导意见》等制度,促进系统治理。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