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被系统推送到:一只猫和歌手一起唱出来的歌儿,好魔性的猫歌儿,你也可以听听。
依旧是学23-CHIMA,本期主题:工业互联网+区块链技术在智慧医院场景中的应用探索,分享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刘炜
先做点儿功课
“协和”的事儿,北京有、武汉有、福建有,查一下渊源,名气最大的还是北京协和:源自union,协和医学堂——是英国、美国的5个教会合作联办的学校。说起来跟之前哈医大六院的伍连德有关系智慧医疗|哈医大六院-智慧医院高质量发展信息化建设思考与实践,他当时在一次活动中遇到石油大亨洛克菲勒的儿子小洛克菲勒,小洛克菲勒当时在组建洛克菲勒基金会,于是伍连德建议在中国援建一座医院,协助中国建立系统式西方医学体系。出于各种原因,洛克菲勒基金会多次派人考察后在王府井地区原协和医学堂的位置同时购入周围更多土地面积,1917年筹建北京协和医学院,英文:PUMC(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1921年竣工开业。1979年更名中国首都医科大学,1985年学校改名为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武汉和福建的协和医院渊源也有前身的教会医院,故而名字中都带有协和。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始建于1866年的“汉口仁济医院”,“仁爱济世”之愿,1928年迁到现址联合办院,更名为“汉口协和医院”(Union Hospital)。建国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内迁至武汉并与武汉大学医学院合并,2000年随着同济医科大学组建华中科技大学,更为现名。惊奇的发现,上海同济医学院的亲儿子可能是这家医院,算是随着爸一起把户口迁到武汉的亲娃娃。后面碰到上海同济医院的分享时再展开看看。
医院编制上属于国家卫健委直属(管)的综合性三甲公立医院,院区分布上:主院区+肿瘤中心+车谷院区+金银湖院区,49+临床和医技科室,10个学科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编制床位6000张。全国首批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输出单位,综合绩效考核A+。成绩斐然。
官网这块做得真不错:
工业互联网
工业互联网这个词语前几年在制造行业、智能制造有听到,Industrial Internet,是新一代信息通讯技术+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应用模式和工业生态,通过对人、机、物、系统的全面链接,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价值链的全新制造和服务系统,为工业乃至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实现途径,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基石。更像是工业物联网。
2020年李克强总理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指出要对互联网+、平台经济==加大支持力度,壮大数字经济新业态,依托工业互联网促进传统产业快速上云上线,发展线上线下融合的生活服务业,支持发展共享用工平台。
2020年3.20《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通知》,提出要提升工业互联网平台核心能力,引导平台增强5G、AI、区块链、AR/VR==新技术支撑能力,强化设计、生产、运维、管理==全流程数字化功能集成,遴选10个跨行业跨领域平台,发展50家重点行业、区域平台。
简单说就是把新技术赋能到工业、产业业务中,来实现提效率和增效益。也是一种现代新技术下的新基建的一部分。
区块链
Blockchain,作为一种块链式存储,不可篡改、安全可信的去中心化分布试账本,它结合了分布式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密码学==技术,通过不断增长的数据块链Blocks来记录交易和信息,确保数据的安全和透明。
2021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印发《关于推动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5年,区块链技术渗透到经济社会多个领域,在产品溯源、数据流通、供应链管理等领域培育一批知名产品,形成场景化示范应用。
开始正题学习
协和信息与数据中心主任郜勇(好像在哪里看过他的分享,医院临床-骨科副主任医师),副主任刘炜。刘主任在不同场合做过很多分享,看他的很多分享应该一直是做信息化工作的,本篇是其一,智慧医院建设都有,后面慢慢学。
刘主任从新技术的政策依据、技术情况,分别讲述工业互联网、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分析、探索和展望进行了阐述。不过很奇怪,上海的医院里倒是没听到工业互联网,看看吧。
新技术为智慧医院建设提供新动能——政策上
刘主任总结智慧医院的内涵:以信息技术应用为基础,帮医院提质增效,高质量则是要高效、智能、可控的结合。政策上:
2021年国办发18号《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也提到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建设和医院信息标准化建设。大力发展远程医疗和互联网诊疗。
2021年国卫医发27号《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2021-2025年)》,建立“三位一体”智慧医院,除18号提到的内容之外,鼓励有条件的公立医院加快应用智能可穿戴设备、AI辅助诊断、治疗系统==智慧服务软硬件,提高医疗服务的智慧化、个性化水平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化、规范化,落实国家和行业信息化标准。到2022年全国二级、三级公立医院EMR评级达到3级、4级,智慧服务达到2、3级,智慧管理达到1级、2级。到2025年,建成一批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智慧医院。(后面也关注下这类医院的分享,到时候归拢到一个系列)
图片来自:刘主任在CHIMA上分享的演示文档
新技术为智慧医院建设提供新动能——现有技术上
我理解下来这部分不是做业务相关的,而是利用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的特性,将设备、文件、管理结合起来,将数据的流转、调用==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用起来,发挥作用。
工业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分析
工业互联网政策及趋势
2017.11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指出工业互联网是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新工业革命的关键基础设施,加快其发展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实现产业上下游、跨领域的广泛互联互通,打破信息孤岛,促进集成共享。
图片来自:刘主任在CHIMA上分享的演示文档
难怪之前没看到上海医疗==在这块的分享,原来医疗这块试点单位里上海没参与。
技术及应用场景
刘主任首先是提了问题:用工业产品的标识体系来管理数据,真的可行吗?刘主任用医疗器械的追溯系统、与医院系统的交互做了例子,这段看明白了好像又没看明白,不展开了。
图片来自:刘主任在CHIMA上分享的演示文档
应用:用工业互联网技术管理需要跨机构流转出去的数据
医院的业务内网数据,涉及到合规、隐私保护==关键问题,需要在人员、数据、管理权限==方面进行管控。比如与外部企业的数据协同上,这其实也算是一种互联互通吧?延伸一下现在医院的CDR、ODR的数据+AI 大模型的应用,大概也可以考虑这个思路,不是把数据流转出去,而是数据特征呀啥的流转出去加工下是不是有可能。
刘主任认为内外数据的协同服务上,一是要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规范,二是要有安全机制,有数字标识的解析,传出去数据标识,企业解析之后咋传回医院,实现协同。
图片来自:刘主任在CHIMA上分享的演示文档
1.那么实操起来,这些协同数据如何定义呢?——通过数据模版来实现
图片来自:刘主任在CHIMA上分享的演示文档
2.这些模版数据的访问权限如何控制?
按照不同的数据模型,创建不同的场景模版,通过权限设置、用户权限、筛选条件来控制场景中数据的可视范围和访问安全。
图片来自:刘主任在CHIMA上分享的演示文档
设置权限中可以实现字段、权限可控比如患者隐私信息不可看,患者的互粉信息可以读、写入、删除==
图片来自:刘主任在CHIMA上分享的演示文档
用户授权的管理通过在场景中添加用户授权与多个协同方今明数据协同,并控制协同方式。
图片来自:刘主任在CHIMA上分享的演示文档
访问权限的控制,主要是通过筛选条件,比如只想让被授权用户看到部分数据而非全部,可以通过筛选条件来控制场景中数据的可见范围。救命啊,我感觉我们有一款方案也是可以实现这个的,只是公司定位都在业务很实际的层面,并没有跟这些新潮名词关联起来。哈哈哈哈,打开思路!
图片来自:刘主任在CHIMA上分享的演示文档
技术部分刘主任也做了总结,工业互联网的特性分析:① 按照场景建立数据协同规范,树立并推广统一的行业标准;② 数据点对点进行交换,不涉及汇聚;③实现数据协同的可管、可控、可追溯;④ 工业互联网的标识体系建设和行业标准化;⑤ 数据流转过程中还做不到数据可用不可见,以及数据的不可篡改——这就需要+区块链技术进来。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分析
区块链政策
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加强全民健康信息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意见》,探索研究区块链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场景,加快研究制定医疗健康领域区块链信息服务标准,加强规范引导区块链技术与医疗健康行业的融合应用。加强数据互联互通和数据溯源,鼓励医疗卫生机构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探索区块链技术在医疗联合体、个人健康档案、电子处方、药品管理、医疗保险、智慧医院管理、疫苗管理、基因测序==方面的应用。
区块链技术及应用场景
区块链技术上边已经简单的介绍过,刘主任的介绍也是专业而详细:
图片来自:刘主任在CHIMA上分享的演示文档
区块链技术在医疗行业的场景应用,刘主任用了一个准确的描述:“我们需要考虑的是:这些场景是不是一定需要区块链?区块链是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依旧是开拓了一个新思路:我们的产品好像也能,周末多学习下看能不能吃透这个概念。
图片来自:刘主任在CHIMA上分享的演示文档
刘主任提到的“是不是一定需要、是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主要是考虑到目前区块链在医疗行业铺开应用还有一些局限性:① 数据的跨机构协作流转,工业互联网那个支持,但是区块链不合适;② 解决数据协作、共享的核心问题是数据不聚集,区块链并非必需;③ 区块链在这个场景里的弱点是牺牲资源和效率, 不能用于大量数据的汇聚和存储,刘主任说“所以大家都在=,=算力存储成本的将低,利用区块链解决效率的问题”。
工业互联网、区块链技术在医院的应用探索和展望
场景 1:患者视角——双向转诊中患者数据的流转,居民档案调阅
双向转诊中患者通过转诊单,或者是凭借唯一凭证(现在每家医院的患者唯一ID、互认真的很有必要)就可以实现双向转诊,不用带很多资料和检验检查报告来回跑。
利用这两项技术 还可以试下患者调阅电子档案的方法,是实现一个互联互通和权限管理、数据分享的一个实例:
图片来自:刘主任在CHIMA上分享的演示文档
依旧是利用工业互联网标识这个唯一性特征,将数据存储在本地工业互联网前置机、工业互联网提供的Saas服务商,数据的调阅、网络支撑由工业互联网系统来支持。一是利用区块链技术的数据不汇聚特点,每个患者的唯一身份识别技术,在chain上边建立基于患者自己唯一的居民健康钱包(个人私钥),来记录患者在不同医疗机构的诊疗健康信息;一是利用区块链的数据不可篡改性,拥有全球唯一标识的信息hash上链来保证。
在实际业务中,患者调取个人健康档案、患者在不同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这其中的数据在流动中,如何用工业互联网+区块链来实现业务整体过程呢?我们之前分享过,患者在医院产生的数据主要是:临床文档(基于XML的CDA文档)、检验检查数据、影像数据。患者的个人信息作为唯一性数据,在医院、急救转运、转诊医院之间作为身份识别,刘主任拿CDA数据举例,这部分数据记录病例的概要病程、记录住院医嘱==,这部分CDA内容通过一串唯一标识chain——由:工业互联网前缀+UDI(Unique Device Identification医疗器械唯一器械标识)组成对外进行数据交流。
流程是好了,技术上怎么实现?
这个又要说一句,感觉又是另一个角度的事情,上次我们说AI角度、数据治理角度,这次是工业互联网角度的架构建设。首先是有工业互联网+算力、存储、数据,数据有了标识的属性;再往上+区块链的属性,再往上建设服务层的模型,给业务层做功能支撑,再往上便是用户:患者、医护人员、管理层。逻辑嘛都是大数据治理的角度,只不过是+一个关于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的属性,换个角度。
打补丁的内容,刘主任举例子的数据集标准CDA文档包括以下内容:
场景2:科研视角——跨医疗机构科研数据共享、模型训练的场景
对底层大数据中心的业务系统产生的原始数据,隐私原始数据可用不可见,通过隐私计算平台,结合标识注册、数据同步,到应用模型平台,通过权限控制、标识解析标准的建设,生成不含隐私数据==的数据集。通过区块链进行数字身份验证拿到这部分数据,按照标准解析、控制权限,再进行数据协同和使用。(感觉这个好像对未来数据要素市场有点儿用,但好像也有限)
这里刘主任提到一个新词:“联邦学习”——是隐私计算的三种主流技术路线之一,通俗来讲就是解决跨孤岛问题而来的,是一种机器学习,其中许多客户端在中央服务器的协调下共同训练模型,同时保证数据的去中心化和分散性。联邦学习在数据不出域的情况下,实现数据的利用与建模来保证数据的可用不可见。
逻辑还是能看明白的。
未来展望,刘主任首先是建议在标准上,建一套医养康一体化的系统,更好得实现数据打通与数据安全流转、共享,国家的2030健康中国居民健康管理是重点,每个患者在不同地方就医、诊疗的信息可以在自己的居民健康包里看到,真的太完美了。
数字赋能健康,守正更需创新,刘主任也提到信息与数据中心的工作愿景,大概是现在所有医疗信息中心的期盼了吧。祝大家使命成真,愿景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