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Items : 0
Subtotal : ¥0.00
View CartCheck Out

运用调查研究方法扎实开展研究型审计

调查研究是党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调查研究工作进行阐述。他指出,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做好领导工作的传家宝。进入新时代,审计工作面临的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审计机关开展研究型审计,就要立足审计实践、聚焦主责主业。开展研究型审计的关键环节是调查研究,需要审计人员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运用调查研究方法,提出可行的政策建议,一体推进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充分发挥审计在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

研究型审计要提高政治站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他进一步强调,“调查研究要紧扣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紧扣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紧扣全面从严治党面临的现实问题,紧扣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说,调查研究具有高度的政治属性。审计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开展研究型审计,要把讲政治贯穿始终,增强大局意识。审计视角不能局限于审计业务层面,不仅关注经济基础,更要关注上层建筑;不仅关注微观经济问题,更要考虑国家政权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具体到审计调查研究上,就是要研究“国之大者”。审计工作涉及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点多、面广、线长,在确定调查研究主题时应仔细研究、审慎分析、找准切入点,区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利用有限的审计资源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国家战略推进、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揭示和反映突出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研究型审计要坚持实事求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从实际出发,前提是深入实际、了解实际,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实事求是”。他进一步对如何做到实事求是提出了要求,“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经常扑下身子、沉到一线,近的远的都要去,好的差的都要看,干部群众表扬和批评都要听,真正把情况摸实摸透”。
开展研究型审计,就是要实事求是,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坚持查真相、说真话、报实情,不夸大、不缩小,不以牺牲审计质量换取短时效果。一是要防止“先有观点后去调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一定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带着事先定的调子下去,而要坚持结论产生在调查研究之后,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开展研究型审计要避免基于以往经验、新闻报道等信息,在头脑中先形成观点再去找例子的惯性思维,这与调查研究的精神背道而驰。二是要防止以偏概全。在调查样本量不足的情况下,将审计发现的个例当作普遍问题进行反映,容易产生审计风险。三是防止不深不细。调查研究应综合运用多种方式,不仅要听汇报、看材料,而且要核实原始证据、征求第三方反馈意见,以扎实深入的调查研究促进提高审计质量。
研究型审计要把握调研方式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听真话、察真情,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在开展研究型审计过程中,调研范围、参与调研人员和调研方式都会对审计的质量和结果产生重要影响。一是确定调研范围。开展审计调查研究,应该根据规划、计划、预算安排、项目清单等资料,初步确定调研范围。既关注典型,又了解全局;既调研政府部门,又听取企业等利益相关方的意见。二是选定参与人员。开展审计调查研究,调研对象相关人员的选择也有讲究,既要有查核问题的能手、分析研究的高手,也要有计算机应用的强手和内部管理的行家里手。三是确定调研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地调查了解情况。具体到审计工作,也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可以是座谈会的形式,也可以到项目现场实地查看;选择调研单位时,要有意识地自主选择,避免主管部门报名单“被选择”;到基层时,要尽量看实物、听实情,防止“被带偏”。只有这样,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准确、全面地了解情况。
研究型审计要致力解决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提高调查研究能力,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实际摸清真实情况,集合众智提出解决办法,努力使对策建议有的放矢、切中要害。审计要发挥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关键在于通过调查研究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一份好的审计报告,应站在解决问题的角度来思考和呈现,如果仅反映一些现状或者情况,就难以为宏观决策提供参考。如针对目前我国科技领域面临的“卡脖子”问题,审计反映的问题如果只描述“卡脖子”的客观情况,就无法发挥服务决策的作用,应站在促进解决问题的角度,反映“卡脖子”背后的政策不合理和执行不到位等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揭示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