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Items : 0
Subtotal : ¥0.00
View CartCheck Out

紧跟热点 聚焦重点 疏通堵点——辽宁省2019年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项目经验总结

近年来,审计署驻沈阳特派员办事处持续聚焦主责主业,严格依法审计,提升审计质量,优化审计成果,全力抓好审计项目实施,充分发挥优秀审计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该办实施的辽宁省2019年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项目(以下简称“政策跟踪审计”),荣获2020年全国审计机关优秀审计项目一等奖。

一、提前谋划,科学部署,做好审前“预习课”

(一)加强组织安排,优化资源配置

政策跟踪审计作为一项常规性、全年性、区域性的大型审计项目,参审人员多,审计范围广,内容较为丰富。基于此,审计组科学谋划,切实提高组织效率。

强化组织领导。2019年,沈阳办成立由分党组书记、特派员担任组长的政策跟踪审计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办力量,扎实推进政策跟踪审计工作。全年先后召开5次领导小组工作会议,根据以往年度审计发现的问题类型、整改情况以及本年度新政策新要求,科学研判审计重点,准确把握审计方向。按照各季度审计要点和工作进度,及时调整分工,遇到新情况新问题和重大问题线索,及时报领导小组工作会议研究讨论。

细化实施方案。根据审计署统一安排,该项目全年分四个季度开展,审计组严格按照《审计署关于印发2019年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等相关文件要求,结合各季度审计要点和工作指引,编制并细化审计实施方案,及时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东北振兴、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放管服”改革、推进三大攻坚战、贯彻落实“六稳”要求等重点内容纳入审计实施方案,并将审计重点细化到处室和人员,确保审计工作不缺项、不落项。

加强内外联系。项目伊始,审计组与地方审计机关就审计对象、重点领域等方面充分沟通衔接,各自选取侧重点,避免重复审计和审计“盲区”。按照规定程序互相抄送审计报告等工作信息,共享审计成果。统筹办内分工,牢固树立全办“一盘棋”思想,加强参审处室间的横向统筹。持续推行“首进负责制”,即原则上由第一个进驻的审计小组在审计期间负责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联系和现场审计工作,避免“流水式”多次进驻被审计单位的现象。各处室在完成所负责领域审计任务的同时,结合审计要点和审计人员专业特长,统筹调配人力资源,确保各项审计工作顺利完成并取得相应的审计成果。

(二)盘活数据资源,提高审计效率

政策跟踪审计覆盖面广、涵盖领域多,面对各领域、各行业海量的数据信息,审计组积极盘活数据资源,提前开展数据分析,切实提高审计效率。

一方面,加大审前数据分析力度。在审前调查阶段,盘活数据资源,通过数据分析锁定现场审计的重点方向、重点单位及问题线索。例如,通过分析财政收入数据,发现部分地区违规征收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等问题。审计组将国库集中支付、政府债务等数据进行关联比对,查出个别单位违规新增拖欠账款、未按时清理拖欠款等疑点线索。此外,在乡村振兴和污染防治板块审计中,审计组利用无人机航拍效果图和专业检测设备,将抽检结果进一步缩小范围,为现场核查提供便利。

另一方面,提升信息化分析能力。审计组与数据分析团队密切合作,大力推广应用成熟的新经验、新模型,通过实战锻炼,培养既懂业务又懂大数据的复合型人才。该办数据分析团队总结出Python文本提取技术,适用于海量文本信息的数据分析,通过锁定非格式化文本的某类数据特征后,集中提取、定位关键信息。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政策落实审计中,通过互联网关键字词查询,发现一些违规设置不合理条款的政府招标公告,为现场审计提供疑点线索。

二、聚焦重点,靶向发力,编好审计“报告书”

(一)注重审计研究,坚持研审结合

审计组高度重视审计研究工作,坚持研审结合,用高质量研究确保项目高质量实施。

研究大政方针,吃透精神,领会实质。审计组深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党的十九大报告、各领域最新政策法规等重要内容,将大政方针作为审计的“指南针”和“风向标”,贯穿审计项目始终。

研究审计对象,深入剖析,知己知彼。审计组充分利用当地财政运行、发展规划、改革举措等信息,从审计视角多维度、多领域研究辽宁发展现状和改革方向,坚持边审计边研究,结合研究成果,有计划、有重点地核查问题。例如,按照中央有关要求,各地政府部门和大型国有企业应于2019年年底前清偿一半以上的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审计组认真研究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相关政策法规,明确时间节点和工作要求,持续关注各地区各部门清欠计划制订和执行情况,选取清欠任务较重的地区和部门,关注其是否按规定开展欠款清理和偿付工作,揭示辽宁部分地区未优先清理民生工程欠款、新增拖欠账款等问题,推动地方政府加快完成当年清欠任务。

(二)聚焦审计重点,搭建项目平台

审计组紧紧围绕审计实施方案,结合地区实际,有重点、有目标地开展审计工作。

在审计地区上,将主要力量集中在省本级和副省级城市本级,针对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污染防治等政策落实情况,在摸清全省总体情况基础上延伸至市县基层。审计组在揭示问题时注重点面结合,以点带面,从省级辐射地方。调查某涉农领域事项时,在省农业主管部门统一调取各地市数据并进行比对分析,发现某市存在问题时,举一反三,迅速扩散到其他地区,为相关地区出台或完善制度提供审计建议。

在审计内容上,高度关注东北振兴、营商环境建设、国有企业改革等具有辽宁特色的政策落实情况。审查辽宁各地区各部门因地制宜制定具体措施、承接并制定目标任务细化方案、建立健全保障机制等情况。例如,结合辽宁经济区位特点,及时了解东北振兴重点项目、重大民生工程等资金规模和进展情况,着力揭示影响东北振兴战略实施的主要问题,推动辽宁地区全面振兴、全方位发展。

审计人员实地调查了解地方政府优化营商环境情况

在平台搭建上,将政策跟踪审计项目打造成为“1+N”审计平台。借助该平台,深入开展若干专题审计,将各专题审计发现的问题纳入该项目审计报告,有效减少向被审计单位征求意见和发送审计报告的次数,节约了审计资源。

三、注重质量,优化成果,打造审计“精品课”

(一)注重审计质量,打造精品项目

审计质量是审计项目的“生命线”。审计组坚持依法审计,严格把控流程,全力打造精品项目。

聚焦主责主业,恪守审计边界。审计组依法依规开展工作,重点关注专项资金、项目绩效、风险防控、社会民生等领域的痛点难点问题,厘清体制机制问题,充分发挥经济监督和宏观管理职能。

明确职责分工,加强三级复核。审计组严格执行三级复核制度,从调查取证、编制底稿、法规审理、撰写报告等多个环节严控审计质量。同时,明确审计人员、处室负责人、主审和审计组长的职责分工,确保每个问题、每份取证均经过初核互审、主审复核、组长把关。加强与审理部门的沟通交流,将审理工作与审计业务有机融合,确保问题定性准、取证全、不跑偏。

及时交换意见,尊重客观事实。审计组将征求意见环节适当“前移”,在调查取证阶段就充分听取被审计单位意见,并以审计取证单形式向被审计单位说明问题定性和法规依据,按照“三个区分开来”重要要求,结合被审计单位的合理意见及时调整问题定性及表述,确保每个问题定性都靠得住、扎得牢。

(二)优化审计成果,促进整改落实

通过该项目,全年共揭示辽宁地区减税降费、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三大攻坚战、贯彻落实“六稳”要求等方面问题280余个;反映积极主动作为、整改较好典型事例30余个。上述问题和案例被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采用168个,项目实施过程中编发的相关信息被《审计要情》采用5篇,被《重要信息要目》采用53篇,向有关部门移送问题线索17件。在揭示问题的同时,审计组高度重视整改工作,针对发现问题逐项提出审计建议,建立整改台账,按照“谁审计谁负责跟踪整改”的原则,将跟踪整改工作落实到参审处室和人员,定期与被审计地区和单位沟通了解审计整改情况,适时调阅整改相关证据材料。如审计反映辽宁省尚未出台“鼓励利用低品位矿、尾矿提取矿产品”的资源税减免税政策问题后,持续跟进整改,推动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立法批准辽宁省实施资源税法授权事项,促进从根本上解决体制机制问题,达到标本兼治的良好效果。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