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浙江省审计厅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要处理好党建和业务的关系,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的要求,始终坚持“靠党建强身、靠业务吃饭”的理念,着力形成了全省审计机关党建工作和审计业务“融合抓、双提升”的新格局。《“四融四合”推进党建统领系统重塑》入选浙江省直机关“最佳组织举措”十佳案例,“审计组流动堡垒”做法入选《省党史学习教育百法百例》,省审计厅机关连续5年获浙江省直机关党建综合考评优秀,成效明显。
近年来,浙江省各级审计机关在促进党建与业务融合方面形成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做法,呈现出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
注重落实主体责任,完善党建和业务“同频共振”的制度设计。一是同部署。浙江省审计厅创新合并召开全省审计工作会议和全省审计机关党的工作暨纪检工作会议,统筹部署全省审计机关党建工作和年度审计任务;在每月厅党组会议上均安排机关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相关议题。二是同落实。制定全面从严治党“七张责任清单”及“十项制度”、党组织落实机关党建工作“三张责任清单”、落实“双建”(“建设清廉机关、创建模范机关”)工作八项举措,以清单抓落实,一体推进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三是同检查。每季度对全厅各处室、直属各单位包括党建工作在内的年度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督查通报。同时,不定期对审计现场党建、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开展检查。四是同考核。制定印发《2022年部门和人员考核办法》,首次将党建工作内容作为综合考核的重要部分单独设置,并占比20%。
注重强化思想引领,打造党建和业务“两手都硬”的审计队伍。一是以领航带动为特色,强化理论武装。坚持完善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为龙头、处级干部为重点、党支部为基础、外派审计组为补充的理论学习常态化机制。组织开展全省审计干部集中整训、全省审计青年论坛和“四季论坛”,强化理论研究。二是以赛马机制为动力,强化聚才引智。出台《关于构建全省审计系统赛马机制的指导意见(试行)》,要求各设区市审计局、厅机关各处室(单位)在考核评比、审计项目质量、审计改革创新、审计干部素质、清廉审计建设等5个重点领域奋勇争先。三是以文化建设为支撑,强化唯实惟先。通过组建青年理论研究小组,举办“联合读书会”、全省职工运动会、书画摄影比赛等活动,提升基层组织的凝聚力。
注重夯实基层基础,推动形成党建和业务“步调一致”的工作格局。一是深化临时党支部制度,在筑牢战斗堡垒上展现新成效。建立重大审计项目临时党支部,联合被审计单位和当地审计机关开展党的理论学习,规范党的教育,强化审计现场管理,做到审计项目推进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党旗就飘扬到哪里,党风廉政建设就落实到哪里。二是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在组织力提升上展现新突破。浙江省审计厅率先建立《机关党委委员(纪委委员)挂钩联系党支部工作制度“六条”》,进一步明确相关制度及机关党委委员、纪委委员的职责。三是“三合一”开展党建指导、执纪检查、暖审慰问工作,在严管厚爱上展现新气象。2021年以来,浙江省审计厅联合驻省财政厅纪检监察组、省直机关工委和工会,由分管厅领导带队,创新性地对14个外派审计组“三合一”开展党建指导、执纪检查、暖审慰问工作,今年又结合审计回访,分两次集中对外派审计组开展“三合一”工作,有效促进党建工作和审计业务的深度融合。
注重丰富实践活动,搭建党建和业务“互联互通”的融合平台。一是结合主题党日,推动党性修养和专业技能双提升。各党支部依托审计当地红色资源,围绕助力“重要窗口”建设、服务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等审计重点工作开展主题党日,使其成为提高党员素养、提升专业能力的重要载体。二是结合“三为”(“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企业解难题、我为基层减负担”)专题实践活动,打造党建特色品牌。2021年,浙江省审计厅赴海亮集团、省交通集团开展“三为”专题实践活动,调研了解企业员工参保情况,现场答疑解惑,帮助纾困解难,助力两家企业高质量发展。三是结合结对帮扶工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浙江省审计厅及时摸清对口帮扶村农户的真实情况,分析致贫原因,因地制宜落实致富帮扶举措,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群众生产生活改善。
为全面客观了解党建与业务融合的困难,浙江省审计厅在座谈交流、实地走访的基础上设计了调查问卷,省市县三级审计机关共926名审计干部填写了此问卷,其中中共党员624人、民主党派成员42人、群众260人。调查显示,在党建工作和审计业务工作“两张皮”问题的具体成因中,工作导向不够鲜明、工作力量不够强大、工作模式不够创新分别占比17.13%、23.13%、41.76%。
思想觉悟还不够高,以党建促业务的引领力还需进一步提升。一些单位党建与业务融合工作导向不够鲜明,“业务工作务实、党建工作务虚”思想仍然存在。特别是在谋划业务工作时,不善于“借”党建之力。当前,基层审计机关在考核方面,业务仍占主导地位,党建工作相对偏弱。有的审计机关党建目标的考核任务与业务工作、岗位职责结合不紧密,考核“指挥棒”作用发挥有限。
专职党务干部配备还不够强,以党建带队伍的内生动力还需进一步提升。调研发现,目前基层审计机关缺乏专设的机关党务人员,党务工作大多由审计业务骨干或行政人员兼任。此外,在党务干部队伍管理方面,系统性和制度性规划缺乏,专门的培育载体和激励方法不多,党建工作和高素质专业化审计队伍建设的衔接不够紧密。
因地制宜打造融合品牌的思路还不够宽,以党建助发展的实效性还需进一步提升。机关党建和审计业务融合较多地表现在工作思路、工作总结上,重点工作的推进缺乏有效载体,利用数字化手段丰富党建工作不够有力。部分基层审计机关以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规定动作”为主,“特色动作”不多,有时甚至把党建工作等同于党务工作,党建与业务水乳交融、相得益彰的实效性还需进一步增强。
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审计机关必须找准党建工作和审计业务融合的切入点和连接点,推动党建工作从“一亩三分地”走向与审计业务融合的“广阔天地”。
推进党建工作和审计业务同地位共部署,进一步在把方向上下功夫。一是提高认识,做到党建和业务思想上同心。要正确处理好党建工作与审计业务工作的关系,在各层级会议和活动中,深化两者同等重要、互促共进、相辅相成的认识。二是明确定位,做到党建和业务目标上同向。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思路方法要紧密结合,找准审计在服务建设“重要窗口”、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和共同富裕示范区中的站位,将审计业务紧扣党政工作中心、审计重点服务党政关切、审计成果贴合党政所需。三是立足项目,做到党建工作和审计业务同步。积极发挥审计职能和组织模式优势,将企业、基层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作为专题内容纳入审计项目实施方案,突出精准对接和高效履职。要打破部门界限,健全“外派审计组临时党支部”模式,将党建推进到审计一线。
推动党建工作和审计干部队伍建设深度融合,进一步在添动力上下功夫。一是选准配强专(兼)职党务干部,提升整体战斗力。拓宽基层审计机关党务干部选用渠道,统筹安排党性强、作风正、业务精的人才加入党务干部队伍,有针对性地同步加强党务干部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培训、研讨、观摩等,提高党务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二是抓紧抓实教育培养,增强干部创造力。构建审计系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长效机制,综合运用制度建设、教育培训、实践养成、文化熏陶等方式,坚定审计干部理想信念。三是摸清摸准干部需求,激发干事创业内生动力。健全党内关爱激励、谈心谈话等制度,畅通党员干部建言献策渠道。立足青年党员干部价值多元、需求多样、观念多变的客观现实,积极为其搭建平台,增强党员身份归属感。
固化党建工作和审计业务融合的制度机制,进一步在出实效上下功夫。一是打造特色融合品牌,做深党建、业务互促长效。要坚持党建主题一以贯之,结合审计专业优势、单位文化和地域特点,把党建文化、廉政文化和审计文化有机统一起来,将党建工作任务和组织活动固化为制度机制,提升品牌意识和阵地意识。二是探索数字赋能党建,做优整体智审新格局。对于基层党组织,要推进智慧党建系统应用,积极构建“数字党建”平台,将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于党员管理、组织关系转接、党员信息数据分析汇总等党建工作的各领域、各环节。三是完善同步考核机制,做好层层分解抓落实。制定和细化审计履职和党建工作任务清单,包括领导班子成员职责分工、处室部门总体目标任务、主审岗位职责、个人短期任务与建议等。制定党员积分制管理办法,立足审计工作特点设置考评指标,以考核倒逼党建责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