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Items : 0
Subtotal : ¥0.00
View CartCheck Out

强化理论先行 赋能实践创新 不断开创审计科研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对于各项工作都具有掌舵领航、举旗定向的重要意义。新形势下,审计科研人员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根本遵循,强化理论先行,实现新作为,为审计高质量发展添劲助力。

                                                                                                                  深刻理解审计科研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审计科研工作要主动认清新形势,适应新要求。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为审计科研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极为重大、极为厚重的内容,决定着审计工作的目标导向。对标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审计科研要主动提高政治站位和工作站位,科学分析新时代审计工作的“时”与“势”,辩证把握新形势下的“危”与“机”,研究提出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的新理论、新观点,为审计工作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做好理论支撑。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部署要求,为审计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改革审计管理体制,组建中央审计委员会,全面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着力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审计科研人员要不断强化理论武装,深刻认识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和运用好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切实将理论学习成效转化为助力提升审计工作质效的科研成果。

扎实推进审计监督现代化先行的工作要求,为审计科研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命题。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鲜明提出,未来一个时期浙江省的奋斗目标是“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审计工作,提出打造变革型审计机关、推进审计监督现代化先行的工作要求。立足时代背景,审计科研工作要加强研究,结合省情实际与审计实践,更加深入地贴近浙江实践、剖析浙江现象、提炼浙江经验,进一步找准切入点,从推动浙江省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和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高度去思考问题并提出建议,扎实推进审计监督现代化先行。

                                                                                                                      准确把握新时期审计科研工作新任务

             审计科研工作要取得新发展、开创新局面,根本在于把握大局、明辨方向。在研究方向上要进一步厘清思路、精准聚焦,准确把握审计发展脉络,找准着力点。

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与研究工作,积极宣传精神要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审计科研人员要发挥研究优势,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全面宣传、大力研究党的二十大精神,广泛凝聚共识。一是深层次学习。党的二十大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报告中提出的新表述、新概括、新论断,审计科研人员要先学一步、学全一些、学深一些,积极发挥表率作用。要通过审计学会、科研平台及时组织召开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座谈会、理论研讨会,为学习、交流心得体会搭建平台,及时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审计科研工作的实际成效。二是全方位宣传。充分利用行业期刊、单位内刊等媒体平台,全方位立体式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报道,大力宣传审计机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举措和实际行动,推出一批有分量的理论文章和深度评论,形成联动学习的浓厚氛围。三是大力度研究。要立足科研优势、业务优势、区域优势,紧密联系审计实际,积极进行科研攻关,科学谋划2023年审计项目和研究选题,确保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审计工作的具体思路和举措,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加强基础性前瞻性研究,筑牢审计实践创新的理论支撑。近年来,浙江省审计科研所主动服务审计事业发展,积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研究、浙江审计“十四五”发展规划等前瞻性课题研究。全省各级审计机关结合省重点课题立项,围绕审计促进省域治理先行、促进共同富裕、促进构建新发展格局等方面积极开展课题研究。这些宏观性、前瞻性的研究成果,既有助于完善国家审计的理论基础,扩大审计理论的影响力,也能体现审计实践的指导性,有效提升了审计层次,夯实了审计工作创新发展的理论根基。审计科研人员要以服务党委、政府决策需求为导向,对共同富裕及省域现代化建设中的新题难题,对事关审计事业长远发展的重大理论和政策问题进行深度思考,积极提供解决方案。

加强审计对象研究,为做实研究型审计提供“智库”参考。审计科研工作应聚焦党和国家关注的问题,强化研究型审计理念和思维,深入研究审计对象。近两年,通过探索开展审计科研人员参加项目、审计人员参与课题等形式,优势互补探索研究型审计,成效明显。下一步,要不断加大对具体领域审计对象的研究力度,对一个行业、一个系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形成观点明确、数据可靠、建议切实可行的科研成果,为制订审计项目计划提供参考,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谋,促进完善法规制度和提升宏观管理水平。

助力审计变革实践,推动解决重大现实问题。审计机关应主动融入建设变革型组织,打造变革型审计机关。审计工作遇到的难题就是审计科研的重点。审计科研工作要适应审计实践发展需要,特别是要强化聚焦主责主业依法审计看家本领和审计实务基本素养,围绕国家审计监督领域的具体实践困境开展调查研究。如针对投资、外资、企业、资源环境、经济责任审计等各领域遇到的具体问题和审计人员需要提高的技术方法开展研究,形成具有经验、技术、方法传承性的研究成果。

                                                                                                                        努力实现浙江审计科研工作新作为

          审计科研工作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持续提升科研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优秀科研成果及时转化利用。

坚持并发扬“系统观念”这一思维方法,不断提升审计科研工作格局。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重要范畴,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审计工作涉及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专业性,必须自觉地坚持和运用好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和全局性谋划。对标党和国家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审计科研工作要主动融入审计工作大局,提高站位,拓宽视野,努力做到“立足大局看审计、跳出科研做科研”,打破惯性思维和固定模式,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真正实现与时俱进。

坚持并发扬“面向实践”这一工作方式,以审计实践为第一跑道。时代课题是理论创新的驱动力,丰富实践是理论研究的“富矿”。审计科研属于社会科学范畴,与自然科学有所不同,很多结论不能依赖于实验室的实验和数据,需要树立面向实践的导向,通过调研发现问题、了解实情、探索规律、寻求对策。近两年,浙江省审计科研所更加注重强化实务调研,力求研究成果有用管用。2021年,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形成的课题研究成果《审计视角下浙江省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要梗阻及对策建议》,得到浙江省主要领导批示。2022年,结合地方政府专项债审计研究、PPP项目审计研究、审计机关党建质量评价体系研究等课题,浙江省审计科研所先后赴绍兴、温州、台州等地开展调研,并现场实地察看多个项目点,有效提升了审计课题研究的实务性、针对性。通过实地调研、组织座谈、参加审计、研究提炼等各环节的锻炼,进一步突出了实战、实用、实效的工作导向,科研与实务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方面形成了协同高效的对接融合机制。

坚持并发扬“成果运用”这一工作导向,着力发挥审计科研综合效应。近年来,浙江审计形成了“一刊两册一鉴”的全方位、矩阵式科研成果载体,在优秀论文评比中增加了“成果转化”情况的综合评估。要采取更多方式把科研成果利用起来,推动研究成果转化为政策、法规、制度等,让科研成果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用。要进一步扩大理论研究成果的宣传,不断提升审计影响力、学术影响力。

坚持并筑牢“成事成才”这一根基,努力培养一批审计科研骨干。人才是第一资源,队伍建设是审计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保障。在出理论成果的同时,更重要的是通过课题平台、研讨平台、宣传平台,培养人才、锻炼人才。审计干部参与课题研究,从理论与实践结合层面思考,启迪思维、拓宽视野,全面提高理论、政策和业务水平。审计机关要继续开展常态化的课题招标立项结项、交流研讨、论文评选、培训等学术活动,进一步加大组织协调力度,创新科研活动形式,营造浓厚学术氛围,促进学术交流互动,为审计科研骨干特别是青年审计人才提供审计锻炼平台和展示平台。

Leave a Reply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