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Items : 0
Subtotal : ¥0.00
View CartCheck Out

“非遗保护与国家战略”学术研讨会举办,探讨非遗保护融入国家战略的路径与方向

11月24日至26日,“非遗保护与国家战略”学术研讨会在中山大学中文堂成功举办。

本次会议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联合主办。会议期间一并举行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工作站会议,并为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揭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澳门理工大学、西藏民族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全国5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参与会议。

适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20周年之际,本次研讨会旨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研究,深入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保护融入国家战略等前沿问题。

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宋俊华主持会议开幕式。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李晓松、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处副处长董淳锷、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主任彭玉平在致辞中高度评价了本次学术研讨会的重要意义,并对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寄予了深厚期望。

“非遗保护与国家战略”研讨会开幕式

本次学术研讨会以“非遗保护与国家战略”为主题,共设置两场主题发言和四个分论坛。

第一场主题发言聚焦“非遗保护的中国实践”。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王福州认为,非遗扎根于民众带有情感的信仰生活,非遗保护工作重建了人文精神,唯有深入民众的日常生活与艺术创造,才能发掘民族文化的本相;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黄永林认为,非遗赋能乡村旅游已成为文旅融合的重要模式,应充分遵循非遗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内在规律;澳门理工大学教授林发钦表示,将非遗融入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可以促进澳门旅游业和文化创意等产业的融合发展;中山大学教授孙九霞基于多个生动案例,提出非遗的跨地域流动可进一步驱动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与民族国家认同;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李志远表示,傩戏与旅游融合的深化,需要进一步增强傩戏的艺术化和物质化,营造多感官体验氛围,呼应时代需要与时代审美,讲好傩戏故事;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杨红梳理了我国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历程,指出文化传统原有生态的改变已既成事实,寻求价值拓展和功能转型,是实现非遗保护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浙江师范大学教授陈华文提出了非遗整体性保护的中国模式,包括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非遗在社区、中国传统村落非遗保护、非遗特色村镇街区建设等,它们促进了不同文化的相互尊重与和平文化的建设,深化了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敖其、博士白娜仁从非遗研修研培的内蒙古实践,提炼出非遗理论课、实践课、展示展演、传承创新中传承人与高校教师之间“互为师”的非遗教育和传承模式;中山大学教授康保成认为,口头性是非遗传承的重要特征,只有追索口头文学与书面文学的互动,推动口头文学的学术化,才能让口头文学在文学史中重获其应有的学术地位。

第二场主题发言侧重“非遗保护与国家建设”。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高丙中认为,通过参与非遗保护的人类事业,我国在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重置了国家的文化身份,一方面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在实现人类文化共享的非遗事业中拥有了平等位置,另一方面将民间社会视为公共文化的重要来源,体现了现代国家建设的标志性进步;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萧放从系统性保护格局与制度创新、社会全面参与的中华文化传承、非遗的人民性等角度归纳了我国非遗保护的实践特色;汕头大学教授高小康认为,在主流传统固化保存的记忆之外,非遗保护激活了存在于不同群体和个人的生活记忆,构建了当代文化共同体;山东大学教授叶涛阐述了庙会类非遗项目在申报、评定、保护过程中的分类不当、理性化、空心化等问题,建议借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中的“文化空间”概念来纾解相关问题;天津大学教授马知遥指出,我们需要阐释非遗项目的内蕴文化,由此开启认识、了解、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路径;中山大学教授王霄冰梳理了食品类、手工艺类非遗的市场化流程及市场监管机制,提出在非遗生产标准制定过程中,应吸纳非遗传承人及非遗保护相关部门的意见,需要呈现其历史脉源和文化内涵;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原一级巡视员陈杭讲述了广东非遗的发展历程,强调新时代、新要求为广东非遗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并认为非遗是“宝藏”,要加快推进非遗保护与国家重大战略的融合发展,在遵循非遗保护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非遗保护成为全民参与、惠及全民的文化民生工程;中山大学教授宋俊华认为,非遗保护是构建文化共同体、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可以通过将其视为民心相通的纽带、社会治理的方式、文化知识的资源等多种方式融入多项国家战略。

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揭牌

本次学术研讨会的4个分论坛也对多个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其中,分论坛一以“遗产形态与保护研究”为主要议题,探讨了农业类非遗、戏剧类非遗、民俗类非遗的活态传承、文本整理、文化变迁等相关内容;分论坛二以“非遗保护与创新研究”为主要议题,探讨了非遗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文化生态保护区与生态博物馆建设、非遗保护与文化认同等相关内容;分论坛三以“非遗教育与数字化保护研究”为主要议题,探讨了非遗数字化的转型与创新应用、非遗传承融入学校教育的机制和路径等相关问题;分论坛四以“非遗法规与非遗传承实践研究”为主要议题,探讨了非遗保护与发展的实践个案、非遗保护如何进一步融入国家战略的具体实践等相关问题。

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自2002年成立以来,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重大需求、重大任务为学术导向;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体系、研究体系、话语体系为己任;致力于打造国内一流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非遗智库和学术交流平台。该中心旨在以本次学术研讨会为契机,进一步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的理论体系,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更好地融入国家战略。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