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诚如孙子兵法所言:“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成功的投资案例往往令人热血沸腾,动人心弦。
然而投资长路上,成功的案例或许只是偶尔闪烁的光亮,更多的是在漫漫长夜中的求索,是修正错误,避免亏损的过程:“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
我们从过去接触过的研究案例中,选出三种较为典型的错误进行分析总结,希望未来在类似的情况下能够更好地避开亏损。
案例1:某风电零部件供应商A
A公司是我们去年2月研究的一家风电行业零部件供应商,当时的投资逻辑简单清晰:
公司作为风电产业链环节里国产化率最低环节,产品质量要求高,具有较强的生产壁垒,随着风电行业大型化的发展方向,价值量占比还有提升的空间。
然而从去年2月份之后,作为风电行业中的白马公司。随着大客户切换技术路线带来的订单低预期,公司的跌幅高达60%,超出行业跌幅一倍以上。
事后分析来看,风电行业在技术路线上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公司主要将产能押注在他们认为更领先的路线之上,性能好的同时成本也更高。
在风电行业极致的成本内卷之下,公司依赖的大客户转向了成本更低的技术路线,这让公司自己和市场都始料未及。
公司的市占率提升逻辑遭遇了破坏,被竞争对手抢走了部分订单导致了收入和利润的下滑,遭遇了典型的“戴维斯双杀”。
案例2:某地产链公司B
B公司是地产链中细分行业的龙头公司,公司的产品需求从历史上看滞后于地产新开工一两个季度。
而公司作为行业前两大龙头公司之一,合计的市占率在30%左右。对标海外,随着地产行业的出清和行业标准的提升,龙头公司能进一步蚕食更多的市场份额。
除此之外,公司还在去年年初推出了大规模的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2022年股权激励的增长目标在25%左右,对应当年的PE在15-20倍PE左右。
如果地产行业能够基本维持稳定,公司或能通过自身的努力提升市场份额,实现股权激励的目标。考虑到B公司在地产链细分行业中具一定的竞争优势,从估值和业绩增速上看具有一定的性价比。
然而事后复盘来看,去年年初期待的行业企稳没有兑现。地产的新开工数据在去年3-4月后持续承压,2022年地产新开工面积同比下滑39%,今年以来仍有23%的下滑。B公司的股价也在年初之后承受了30%以上的跌幅。
在行业景气度超预期下滑的时候,公司自身的努力难以完全抵抗行业带来的负向β,更别谈实现较高的股权激励目标了。
最终来看,在行业需求大幅萎缩下,B公司的客户出现付款困难现金流断裂的情况,不断计提应收账款减值损失,业绩大幅低于预期。
案例3:某半导体材料供应商C
C公司是半导体材料供应商,公司产品在细分领域具有全球竞争力。我们认为随着国内晶圆厂的大幅扩厂,C公司将大幅受益于国内需求的释放,未来几年至少能够实现30%以上的增长。
C公司生产的产品占据整体半导体材料市场的10%,是半导体材料的第二大品类。同时公司在积极拓展新产品,探索其中多个细分品类的国内第一。
在新品扩张叠加行业需求旺盛的背景下,我们认为公司的收入和利润能够在2021-2023年实现快速增长。
事后看,公司的成长甚至超出了我们之前的预测,公司2022年的利润同比2020年实现了翻倍的增长。然而从股价表现来看,如果从我们写完研究报告后持有至今,基本没有绝对收益。
复盘整体行业的情况后我们发现,半导体材料行业在期间跌幅30%以上,C公司具有相对收益。
但由于我们介入研究时公司估值比较高,业绩的增长转换为了估值的消化,PE(TTM)从70-80倍下降到40-50倍左右,最终没能实现绝对收益。
总结三类错误
我们在去年的文章《不可不胜,不得贪胜》中,基于结构、风向和估值三要素划分了投资机会的类型: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这三种错误带入其中进行分类可以发现。
- A公司属于典型的结构发生变化,公司没能跟上行业技术路线的切换,最终被业绩低预期所证实,股价跌幅超过60%。
- B公司属于周期下行的力度超出预期带来资产负债表恶化,跌幅在30%以上。
- C公司属于虽然业绩兑现了高增预期,但起始估值过高,最终只能通过时间去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