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辽宁省委、省政府关于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和促进保值增值的决策部署,2021年下半年,辽宁省审计厅开展了省属国有企业应收款项及境外资产管理情况审计调查项目。该厅将研究贯穿审计工作全过程各环节,立足宏观研究、创新方式方法、统筹资源力量、持续跟进整改,揭示了企业违规经营、违规出借资金、失职失管、违规核算等各类问题229项,移送问题线索37件,推动国资监管部门和国有企业健全完善规章制度135项。该项目荣获2022年全国审计机关优秀审计项目一等奖。
辽宁省审计厅党组书记、厅长张立刚表示,该项目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和促进保值增值的重要举措。审计中,审计人员深入企业,实地查看、调阅资料,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全面了解企业应收款项及境外资产管理情况。审计发现,部分企业存在违规经营、违规出借资金、失职失管、违规核算等问题,损害了国有资产权益。
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审计厅向有关部门和企业下达了审计报告,并提出了整改建议。同时,审计厅还将审计结果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张立刚强调,审计结果公布后,各有关部门和企业高度重视,积极整改。截至目前,已整改问题211项,整改率93.1%。审计结果的公布,不仅有力维护了国有资产安全,还促进了国有企业规范管理,提高了国有资产收益。
审计厅有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的实施,对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和促进保值增值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审计厅将继续加大国有资产审计力度,不断提升审计工作质量,为辽宁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明确目标定位,精心谋划项目。2021年年初,辽宁省委审计委员会会议提出,要加大对国有企业应收款项等易隐藏问题会计科目的审计力度,着力揭示“藏污纳垢”问题并推动解决。对此,辽宁省审计厅分析研判审计任务,决定从应收款项会计科目入手,结合境外投资管理情况对国有企业开展系统审计,紧抓企业重大经济决策、资产质量、负债结构、盈亏真实性、内部控制等关键点,追踪借款、投资、应收账款等科目涉及的经济往来,明确目标、形成共识、审慎判断、一查到底。
做好前期试审,锁定审计重点。在审计调查实施前,依托经济责任审计和财务收支审计项目,审计组采取融合式、嵌入式等方式,对不同规模和生产类型的企业开展有针对性的试审,着力摸清企业管理体制、业务流程、应收款项会计科目和境外资产状况,厘清审计调查的思路和方法。在试审的基础上,明确了以“摸家底、揭问题、防风险、促改革”为目标,把应收款项和境外资产科目彻底打开,沿着权力分配、资金流向、资产流转这三个维度深度挖掘、重点突破。
开展审前研讨,精心设计方案。在现场审计开始前,审计组沿着“政治—政策—项目—资金”这条主线,学习领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部署要求,梳理研究相关政策法规,把握政治方向、政策导向;分析国有企业在管理体制、改革方向、业务流程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风险点,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研判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审计关注内容、可能存在的重要问题、审计预期成果等事项。在此基础上,制订针对性、指导性和操作性强的审计工作方案。同时,召开审计动员会暨方案培训会,组织审计工作方案讲解、审计方法案例交流。
优化组织方式,形成整体合力。辽宁省审计厅积极探索审计组织新模式,有效整合审计资源,保障审计项目高质量实施。为加强领导,厅机关成立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指挥调度。打破专业和处室界限,在全厅范围内抽调审计业务骨干,配齐配强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力量,优化分工组合,共组成综合组、技术保障组、审理组以及借款、投资等10个审计小组,做到定人、定岗、定责。坚持全省审计工作一盘棋,组织全省14个市及所辖县区分级实施、分级汇报、统筹汇总,实现方案共享、数据共享、成果共享。加强对审计实施过程及后续整改工作的调度,实现全省审计上下联动,发挥整体合力,扩大审计项目影响力和辐射面。
做实审中调度,强化统筹指导。审计实施过程中,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召开业务调度会,实行日调度、周汇报,及时掌握各审计小组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工作堵点,听取项目总体进展,对标审计方案纠正偏差,共同研讨审计方法和问题类型;研究重大问题线索和难点疑点,厘清思路对策,讨论突破路径,提出解决方案和下一步工作重点;对发现的典型性、普遍性问题,沿着“资金—项目—政策—政治”这条主线,研究问题定性、责任认定,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剖析问题产生原因,提出审计建议。
做好总结评估,提升审计能力。审计项目结束后,各审计小组围绕审前准备、审计资源配置、审计组织实施、审计技术方法、审计业务文书复核审理、重要审计信息成果和重大问题线索移送,以及督促审计整改等事项,对审计项目各环节进行全方位复盘,并在厅机关审计项目讲评会上进行交流,总结经验、分析不足。其中,有3名审计人员撰写的相关论文在全省审计青年论坛获奖,《深化国企国资审计监督 促进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获得辽宁省审计厅2021年度重点科研课题优秀奖,达到了锻炼一批审计骨干力量,积累优秀审计项目、经典审计案例和成功经验方法的目标。
数据分析先行,梳理问题疑点。辽宁省审计厅坚持“总体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实、系统研究”的数字化审计模式,依托厅内大数据分析平台,对21户省属国有企业下属二、三级1059户企业财务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清洗,形成标准化数据,从余额构成、趋势变化、欠款原因、欠款单位性质、欠款单位地域分布等多个维度,对应收款项进行全方位分析,迅速整理筛查异常数据,梳理审计疑点和问题线索。
现场取证跟进,扩大审计成果。根据清单指引,各审计小组迅速收集证据,锁定疑点,在较短时间查实上报。根据应收款项变化趋势等方面的分析,筛查出部分企业应收款项、收入、毛利率变动趋势存在异常,突出表现为交易量大、收入额高、毛利率极低甚至接近于0。审计将这些数据结果异常的企业列入疑点清单。深入现场核实,发现多个企业违规开展托盘贸易,对外出借资金;再通过相应外部数据查询比对,发现多数借款企业处于经营困难、资不抵债的状况,国有资金收回难度大,存在损失风险。在查实问题基础上,审计组及时跟进,查出个别企业领导人员违规插手企业经营等问题,提高了现场审计工作效率,提升了查处问题的精准度,扩大了审计成果。
系统研究分析,揭示问题本质。汇总分析审计发现的典型性、普遍性问题,沿着“资金—项目—政策—政治”这条主线,研究问题定性和责任认定,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剖析问题产生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审计建议。比如,对企业违规开展托盘贸易、违规出借资金形成损失等情况,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到位,领导人员财经法纪意识淡薄、责权利不统一,对违法违规行为追责问责不力等多方面分析问题成因,提出审计建议,即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强规划战略引领,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完善责任追究体系、强化落实主体责任。审计成果为更好地服务省委和省政府科学决策、避免国有资金进一步流失发挥了重要作用。
领导高度重视,专题研究部署。辽宁省委审计委员会高度重视审计整改工作,审议通过《辽宁省审计整改专项督察工作办法(试行)》,定期听取省属国有企业应收款项及境外资产管理审计整改情况汇报,提出工作要求。省主要领导专门作出批示,有关部门组织省属国有企业召开整改工作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整改工作,推动整改工作走深走实。
主管部门牵头,切实履行职责。作为行业主管部门,省国资委切实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积极作为,制订整改工作方案,围绕省属国有企业应收款项及境外资产管理突出问题挂牌督办,将整改工作纳入企业业绩考核,定期向省委审计办报送整改进展情况。对审计查出的违纪违法问题,省国资委坚持“零容忍”态度,及时对相关责任人作出党纪政务处分及其他处理。坚持源头治理,注重从体制机制层面破解问题,制定完善了与应收款项及境外资产管理相关的制度18项,内容涉及经营业绩考核、责任追究、境外投资管理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了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推动了国有企业健康发展。
企业具体实施,落实整改责任。各省属国有企业均成立审计整改领导小组或工作专班,对标整改标准和时限要求,认真落实整改责任、明确整改目标、建立整改落实台账。坚持分类推进,对能够立行立改的问题,立即采取措施;对情况复杂、需要阶段性推进的问题,坚持实事求是、注重结果导向、着眼整改实效,挂图作战、压茬推进;对重点难点问题,实行“一事一策”,逐个对账销号。
审计督促整改,发挥审计效果。辽宁省审计厅积极落实审计整改督促检查责任,对审计查出问题分类提出整改要求,采用信息化手段对整改情况进行动态监控,对到期未整改到位的企业下发整改督办通知书。主要负责同志带队开展审计整改专项督察,在省国资委召开现场会,核查整改结果,提出进一步整改要求,做到问题不改“不收兵”、改不到位“不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