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Items : 0
Subtotal : ¥0.00
View CartCheck Out

2023年IPO最大赢家出炉:深创投榜首,海通开元第二,红杉、高瓴并列第三

A股、港股、美股不论是IPO数量还是募资金额都在同比下滑。相对来看,A股新股上市和募资金额同比去年分别下降了27%和40%,不过上交所和深交所从IPO融资金额来看仍出去全球领先位置。港股由于部分外资的撤离,流通性有所削减,IPO数量和募资金额下滑幅度较大,为了活跃港股IPO,港交所也在不久前推出了新的结算制度以及“双重参与”政策。

在这样的环境下,深创投以23个IPO和1家并购上市的成绩位列今年机构退出榜首,并且今年深创投的IPO企业中不乏中科飞测(71.740-0.66-0.91%)、中芯集成、百果园等明星企业;海通开元以15个IPO位居第二,并且参与了晶合集成(15.820-0.23-1.43%)、中芯集成的投资;红杉中国和高瓴均以14个IPO并列第三,其中红杉中国投中南芯科技(38.200-0.82-2.10%)、途虎养车、十月稻田等行业龙头,高瓴则参与到粉笔科技、禾赛科技的投资当中;毅达资本和中金资本均以13个IPO并列第五。

今年,产业基金以及科技型基金的退出成绩也相当亮眼,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收获了8个IPO,其中包括十大新股融资之一的华虹公司(41.880-0.90-2.10%);越秀产业基金也收获了8个IPO,包括百果园、第四范式等;广州基金则投出包括药师帮、广钢气体(12.620-0.35-2.70%)等7个IPO;中国科学院旗下机构国科嘉和也收获了包括中科飞测、南芯科技等6家企业的IPO。

数据来源:公开信息整理,融中财经制图

同IPO数量机构排名不分先后按首字母排序

 01

  2023年

  投资人苦IPO

2023年,IPO不容易。

根据德勤中国资本市场服务部发布的2023年中国内地与香港新股市场的表现回顾及2024年展望,A股约有310只新股上市,融资约3551亿元人民币,与2022年424只新股、5868亿元融资额相比,分别下降27%和40%。

同比来看,A股上新股情况仍在收缩,不过上交所和深交所IPO融资金额仍处于全球第一和第二的位置。据统计,今年全年北交所将有75家新股上市,融资141亿元人民币;上交所将有103只新股上市,融资1933亿元人民币;深交所将有132只新股上市,融资1477亿元人民币。创业板仍将会是新股发行数量最多的市场板块,而上海科创板则将会是募集新股资金最多的市场。

港股方面,面对美联储加息、经济增速较缓等宏观因素影响,港股市场估值下降且流动性也受到了限制。受此影响,今年预计港交所全年有65只新股上市,融资金额约458亿港元,而根据港交所2022年年报,新上市公司90个,首次公开招股集资额为1046亿元,今年新股上市同比下跌27.78%,融资金额同比下跌56.2%。

美股方面,纳斯达克全年的融资额排在全球证券交易所第三位;纽约证券交易所则排名第四。中概股IPO则逐渐回暖。据LiveReport大数据统计,已在中国证监会备案的拟赴美上市的企业共50家(图达通、文远知行、极氪、雷子克或为秘密递表,未公布备案信息)目前,已完成备案的企业有20家,备案通过率为40%。其中,拟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的企业有47家,纽交所有3家(其中文远知行未公布上市地,暂时归为纳斯达克交易所),今年12月,也不断传来Shien争取赴美上市的消息。

而从融资规模来看,今年全球十大新股融资包括美股上市的ARM、Kenvue、Birkenstock,A股上市的华虹公司、中芯集成、陕西能源(8.370-0.11-1.30%)等,总募资金额为1842亿港元,相比之下,去年在中国移动(96.7201.421.49%)、中国中海、LG Energy Solution等超级大新股的累计下,前十大新股融资金额达到3893亿元,是今年的2倍还多。

不论从IPO数量还是规模,今年IPO市场都在收紧。

为了活跃IPO市场,各大交易所也有所行动。以港交所为例,在此前融中财经的文章《香港,“疯抢”IPO》中就提到香港联交所修订了HKEX-GL85-16指引信(以下简称“指引”)容许新申请人的现有股东,包括IPO前投资者以及基础投资者在一系列“规模豁免”的条件下,在IPO进程中进一步认购或者购买股份,也就是所谓“双重参与”,以此来提升港交所的活跃性。并且,为了减少大量资金的冻结,推出了认购制度,为提升IPO审核效率也推出了新的结算工具等等。

A股方面,8月份,沪深交易所纷纷发布公告称将加快在完善交易制度和优化交易监管方面推出一系列务实举措。一方面,研究允许主板股票、基金等证券申报数量可以以1股(份)为单位递增;另一方面,研究ETF(交易型开放式基金)引入盘后固定价格交易制度。此外,为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证监会指导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北京证券交易所自8月28日起进一步降低证券交易经手费。其中,沪深交易所将A股、B股证券交易经手费从按成交金额的0.00487%双向收取,下调为按成交金额的0.00341%双向收取,降幅达30%;北交所在2022年12月调降证券交易经手费50%的基础上,再次将证券交易经手费标准降低50%,由按成交金额的0.025%双边收取,下调至按成交金额的0.0125%双边收取。

  02

  科技成宠儿

  江苏、安徽晋升黑马

从IPO的地区和行业来看,今年也出现了新的趋势。

首先,硬科技不只是投资人的心头好,也是IPO的宠儿。工业、TMT和材料是今年主要IPO行业,科创板占前十大IPO筹资额的73%。

从行业赛道来看,半导体行业中有两家企业都是今年募资金额在全球十大的新股。今年5月,中芯集成登陆A股,后改名为芯联集成(4.820-0.12-2.43%),作为中芯国际(52.300-0.71-1.34%)的产业链公司就是一家不折不扣的硬科技企业。中芯集成主要从事工艺集成电路芯片及模块封装代工生产制造,目前市值已经达到363.5亿元。同样,作为全球十大融资新股之一的华虹公司以209.21亿元的募资金额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主要从事特色工艺纯晶圆代工服务,总市值达到了740.1亿元。

而今年A股上市的新股中,首日涨幅突破100%的企业也基本集中在工业、半导体、制药、电子设备等硬科技领域。比如,今年8月上市以约5.32元/股发行的盟固利(42.4000.350.83%)在上市首日最高涨到了突破200元/股,涨幅超过36倍,这家上市猛涨的企业主要营业范围就是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的研发和生产、销售。另外一家典型的开盘首日市值翻倍的企业就是今年10月登陆A股的阿为特(43.7200.160.37%),6.36元/股开盘后盘中最高涨到86元/股,当日报收70.49元/股,最高涨幅超过12倍,而阿为特主要从事精密仪器制造,为医疗、航空、工业交通、科学仪器等领域提供高端仪器。

相较于硬科技赛道的火热,消费赛道今年的IPO之路显得没那么顺利。仅在11月就先后有老娘舅、周大福、想念食品等6家消费类企业终止IPO。不过,消费赛道今年也有好消息传来。年初,由基石资本、深创投、越秀产业基金、招商局资本、中金资本等投资的连锁水果品牌百果园成功登陆港交所;11月,由IDG、茅台等资本加持的锅圈,和前海母基金等机构投资的日日煮也先后上市成功。

从地区IPO分布来看,江苏、广东、浙江、上海、山东和北京是IPO的重要省份,将近七成的新股企业来自这6个省份,其中江苏在上市项目数量和募资总额以及总市值上都排名第一。而安徽则以13家上市公司晋升为黑马,募资总额达到239.25亿元,创下了安徽省的历史新高。

往年,浙江和广东都是IPO大省,今年江苏反超两者,以54家上市企业和575.66亿元首发募资位居IPO第一省份。在“苏籍”新上市的企业中,专用设备制造以及化学材料行业占比很高,包括科强股份(11.0100.181.66%)、恒兴材料、盛科通信(47.570-1.71-3.47%)等。江苏不止在今年IPO成绩不俗,已经上市的公司的业绩也有相当亮眼的表现,据Wind数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苏籍”所有上市公司整体营收规模突破2.5万亿元,实现净利润超过2293亿元,其中279家上市公司都是既增收又增利。

广东以47家新上市企业以及556.53亿元的首发募资金额排名第二。行业分布来看,计算机通信在广东今年新上市企业中占比将近30%,是广东最热门的IPO行业。除此之外,欣旺达(14.020-0.33-2.30%)动力、Shein这两个广东的超级独角兽也纷纷在今年下半年传来上市的进一步消息。

上海以首发募资金额519.15亿元排名第三,目前A股上市企业城市集中度很高,募资金额最大的前三个地区已经占据了总募集金额的48.67%。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安徽成为IPO最大黑马,首发募资金额达到239.25亿元,其中晶合集成以99.6亿元募资金额创造了安徽史上最大规模的IPO。

晶合集成何许公司?

成立于2015年,由合肥建投集团控股39.73%的晶合集成主要从事半导体晶圆生产代工服务,目前晶合集成市值已经达到330亿元。其背后的合肥建投集团是一家国有独资集团,包括晶合集成在内拥有5家上市公司,并且以LP的形式投资了多家半导体等领域的高新科技企业。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