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Items : 0
Subtotal : ¥0.00
View CartCheck Out

下一个钟睒睒? 鸿星尔克老板投资重组胶原蛋白

国货运动服饰品牌鸿星尔克开始跨界做化妆品了。

近期,鸿星尔克品牌创始人、鸿星尔克投资公司董事长吴荣光出席了一家名为多映(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多映生物科技”)的品牌上市发布会。

天眼查显示,多映生物科技控股股东正是吴荣光。该公司还控股了“医本通(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多映(厦门)美妆有限公司”两家公司。在前述发布会上,多映生物科技宣布上市两个新品牌为“多映”和“医本通”。

图源:天眼查图源:天眼查

值得提到的是,多映生物科技在发布会上表示,其产品力在于核心专利成分重组Ⅲ型胶原蛋白。

重组胶原蛋白是当下中国护肤市场大热的新兴成分,不少业内人士期望它可以成为下一个像“透明质酸(玻尿酸)“那样爆火的明星成分。

多个国货品牌都开始深耕重组胶原蛋白的研发技术,并且已经推出相应的产品。

比如,丸美股份(24.070-0.41-1.67%)自2022年10月开始发布了从面霜、面膜到眼霜、眼膜等一系列以重组胶原蛋白为核心成分的“大单品”。近期,丸美生物主导制订的行业标准《重组可溶性胶原》也已通过立项申请,在国家工信部官网公示,现正式进入组织编制阶段。

另一方面,以重组胶原蛋白为特色的原料商正在不断受到外界关注,比如巨子生物、锦波生物(252.420-3.45-1.35%)、创健医疗等等。

其中,巨子生物已经靠可复美和可丽金两个功能性护肤品牌为业内外所熟知;创健医疗则在过去一年分别获得资生堂集团旗下资悦基金和LVMH集团旗下L Catterton等投资机构的投资,因此走入大众视野。

巴黎欧莱雅“小蜜罐面霜”近期升级版也着重强调,这是首次将重组胶原蛋白成分引入巴黎欧莱雅护肤系列。而前述原料商锦波生物在近期的投资者调研中表示,欧莱雅采购了其原料产品。

谈及重组胶原蛋白会脱颖而出,且在中国市场大放异彩的原因,巢归研究院科学传播负责人、知乎美妆科普主笔芒奇金对界面时尚表示,重组胶原蛋白的热度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其名字中的“胶原蛋白”。

在中国市场,胶原蛋白与皮肤弹性之间的联系已经有了充分的市场认知。在“以形补形”观念的普及之下,品牌方甚至不需要花力气让消费者来接受重组胶原蛋白这个新成分。

这大大降低了品牌在推广相关产品时进行市场教育的成本,也为先入局点新品牌和转型中的老品牌提供了新的商机。

与此同时,中国消费者和资本市场对于“明星成分”都热衷追捧。比如华熙生物(63.980-0.29-0.45%)及其下美妆品牌凭借“玻尿酸”成分在销量和声量上均有不俗表现。这也激励着行业里的其它参与者都想“再造一个玻尿酸”。不夸张地说,重组胶原蛋白目前是一部分品牌心目中的新金矿。

这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会有包括鸿星尔克在内的很多品牌盯上重组胶原蛋白,并围绕此大做文章。

但紧盯这一成分是否能有光明前景,是个未知数。

芒奇金表示,胶原蛋白的重组技术目前很多厂商都声称已经具备,尤其是国内头部企业厂商在这一块的研究已有一定年份的积累。但难点在于提纯技术,商业化量产、应用研究、功效体现等也都是挑战。

尤其是商业化量产的技术难点导致现阶段重组胶原蛋白的成本仍然相当高昂。

与目前当红的透明质酸(玻尿酸)每公斤上百元的价格比较,重组胶原蛋白每公斤的价格高达几十万元。这对于化妆品企业而言是不得不直面的成本风险。

知乎博主、化妆品研发工程师“左肤子”则对界面时尚表示,制备重组胶原蛋白的原材料比较容易获取,但基因设计、细胞工程构建、发酵、分离纯化工艺的成本还依旧比较高。随着量产规模变大,这些生产成本方能有所下降。

不过,从科学角度来看,重组胶原蛋白并非可以直接与人体内原生的胶原蛋白划等号。重组胶原蛋白根据不同厂商制备技术的不同也会产生差异性。

而且芒奇金提到,重组胶原蛋白作为新兴成分,从护肤品的安全、稳定、有效这三个层面出发的应用研究并未十分透彻。比如,其添加在配方制剂中不同储存环境下或与其他成分之间反应时表现的稳定性,如何通过透皮或其他方式产生效果、以及参与皮肤生理作用后的代谢安全都需要明确的表征和验证。

因此,品牌们是否真的能用胶原蛋白这剂“神药”帮助消费者解决肌肤问题,其实未有答案。

这也是为什么品牌只能先从叙述和对外推广上抢占话语权。在竞争激烈的国货美妆市场,已经入局的品牌和原料企业显然希望借此信息差在行业内一跃而上。

可从长期看,这为品牌的后续发展埋下了隐患。消费者对于该成分功效点不信任,将会影响所有曾经对其展开大肆宣传的产品,以及他们背后的品牌和公司。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