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5 区块链技术在大数据管理中的应用[51]区块链技术用于大数据管理仍处于发展阶段,Karafiloski E 等人[52]对这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区块链技术可以在用户身份验证、设置访问权限、记录数据访问历史和数据加密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这在一些需要高度保密性和安全性的系统中起到关键作用。在区块链大数据管理的实现方面,Li Y等人[53]的研究给出了具体的框架。在该框架中,系统被分为3个部分,即数据生产者、区块链网络和数据用户。数据生产者将数据写入区块链,然后利用智能合约管理数据用户的访问权限,达到数据安全共享的目的。Li Y等人给出的框架是一种泛化的方法,并非针对制造业的特定环境。该区块链系统在设计时注重去中心化属性,需要进行专有化适配才能在生产制造领域应用。此后,Chen H F等人[54]针对工业大数据的区块链管理做了具体研究,提出的方案解决了区块链在大数据流转时面临的存储爆炸问题。通过Shamir密钥分享算法,在不增加总体通信成本的同时,实现存储轻量化。与之相比,Xu C H等人[55]的研究更注重解决共享问题。这项研究涉及与大数据相关的另一个重要领域:边缘计算。边缘计算能够将网络、存储、计算、应用合成一体化平台,从而提供更高效的服务。边缘计算见证了属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边缘设备数据量的快速增长,但是由于缺乏信任,这些数据无法在它们之间共享,这也是工业大数据面临的问题。将区块链技术与边缘计算融合所形成的大数据安全共享框架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该框架包含降低存储资源、算力资源和通信资源的3种创新性技术。(1)提出基于PoC(proof-of-collaboration)的共识机制。PoC机制计算复杂度低,有利于节约增加区块时的算力资源,且其规定了一种根据成员对大数据贡献计算奖励的算法,而不是单纯基于无意义的计算。(2)提出可以显著降低存储开销的区块链交易过滤和卸载方案,提出新的防止二次交易和违规增加区块的方法,避免下载整个区块链占用用户的存储空间。(3)提出新型区块链交易(express transaction)和区块(hollow block),提升沟通效率。目前区块链支持大数据安全共享仍处于研究和实验阶段,如何将其部署到实际应用中是相关研究的热点。Xu C H等人[55]在研究的验证阶段分别从计算、网络和存储方面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且在实验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大数据处理本身就是需要消耗大量算力的任务,与基于工作量的区块链结合会进一步增加算力的消耗。过量的算力消耗会导致智能制造产业链的创收能力受限,甚至无法达到加入区块链前的水平。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将在后续内容中讨论。
2.3 区块链实现云制造
云制造是随着云计算的发展而诞生的概念。云制造技术通过将分布式资源封装到云服务中,实现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在此过程中,客户可以依据个性化需求获取产品设计、制造、测试、管理等产品生命周期中所有阶段的服务[56]。云制造给客户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云制造需要将所有资源整合,作为云端的资源供需求者选择,而这些资源显然不是单一供应商能提供的。依赖第三方管控的中心化管理虽然能够完成这一任务,但其在灵活性、效率、可用性和安全性等方面存在问题,不适合作为云制造的核心。因此,需要引入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云制造去中心化网络架构来解决这个问题。为了实现云制造系统的去中心化,Li Z等人[57]提出了一种完整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制造网络平台。为了实现云制造从中心化到去中心化的转变,该团队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区块链云制造可信平台。为了确保云制造平台的效果,该团队对5个制造服务提供商和15个用户进行了调研,基本证实了平台的可行性。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还需要进一步测试来验证。此后,Aghamohammadzadeh E等人[58]也对区块链在云制造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该团队提出了一种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服务组合模型Block-SC。Block-SC模型定义了一个能够创建和提交合适服务包的对等分布式云平台,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获取服务并将其组合,获取所需服务包。Block-SC模型应用了DPoS共识机制,减少了不必要的资源消耗,在实际测试中,服务组合问题的最优化性能得到改善,云制造平台的响应时间也有所缩短。Wang B N等人[59]以上述研究为基础提出的服务平台模型有其独特优势。这种基于区块链的架构提出了投票机制,可以通过剥夺服务提供商或参与者使用资格的方式,消除云制造提供商和服务相关参与者之间的第三方信任问题。在研究中提出的Logit-SVM算法能够容忍恶意数据的存在,相较以往的平台模型更具安全性。由于具有云计算的基础,区块链在云制造中的应用要比在大数据中的应用更加完善,研究人员已经提出了较多的服务平台方案。但目前仍存在以下3个问题。(1)目前的研究中很少有在实际应用场景中验证过的方案,实际应用中产生的效果未知,在证明其有效性之前难以投入实际应用。(2)云制造难以事先确定参与者身份和数量,导致无法使用对算力浪费最少的PBFT算法,这也就意味着维护区块链本身会消耗较大的能源成本和存储空间。(3)服务提供方与参与者之间的信任仍难以保障,云制造服务双方没有传统制造业中的沟通环节,没有信任基础。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实测研究,以增强服务提供方和用户对上述平台模型的信任。
2.4 区块链实现ICT制造
信息与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是智能制造的核心,在具体的生产流程和制造资源共享中均有建树。由于区块链本身属于ICT,因此ICT制造与前文介绍的内容多有交叉,是互联网+、云技术、区块链技术等的综合应用。2016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ICT制造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国内ICT制造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了介绍。《报告》对ICT制造的介绍十分完善,但受当时科技发展水平的影响,其中尚未体现共享的概念。《报告》中的ICT制造由上游的软件、IT服务,中游的端设备、管理设备、云设备和下游的电子元器件、控制设备和仪表构成,并非本文介绍的广义制造业。5G技术和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为ICT制造注入了新的活力。5G虽然出现在区块链之后,但在工业中的应用比区块链技术更加成熟。相较于4G及之前的网络技术,5G具有更强的移动带宽、更大规模可支持通信、更高可靠性和更低的延迟[60]。但在支持5G的工业环境中,基于集中式架构的设备在处理数据、控制访问权限等方面难以适应未来应用。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性可以解决这一问题。Mistry I等人[61]对区块链解决5G物联网关键问题展开了研究。在5G网络构建的物联网中,各种不同的电子或电气设备能够使用任何开放渠道(如物联网)实现交互。但是这种交互是有缺陷的:随着网络连接设备的增加,受到外部攻击的风险也在增加;在物联网和云上流转的数据隐私会受到威胁;设备交互缺乏统一标准;多个设备在有中心的网络中交互存在延迟。这些缺陷都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弥补。在此基础上Yu C Y等人[62]对ICT制造展开了进一步研究,其研究重点在于共享制造,以使更多人参与生产过程。共享制造是一种基于点对点的资源共享模式,这与区块链的根本特点相吻合。研究将制造业的参与者从企业变成个人,将只在行业中共享的数据共享给整个社会,让所有有资格参与生产过程的人都参与到生产制造中。研究人员还提出了一种新的共识机制:参与证明(proof-of-participation,PoP),其倾向于让更多参与制造的成员拥有更大的增加区块的权限,确保了共享的公平性。目前的ICT制造企业主要采用5G物联网技术,结合区块链技术的ICT制造只发展到具有成熟框架但较少投入实际应用的阶段。文献调研表明,区块链技术目前在军用领域有小规模应用,在其他领域也开始逐步落地。
区块链的存储空间爆炸问题是制约区块链可扩展性的主要原因。如前文提到的,区块链的延长会占用大量存储空间,每个参与到区块链中的用户都需要下载整个区块链来验证收到的信息是否正确及获得在区块链中增加区块的权限。而存储设备的投入是非常巨大的,这给中小型企业带来了负担。在智能制造的预想中,大、中、小型企业都应做到信息公开、合作共赢,并按照最终实际贡献的多少分配利益。如果不能解决区块链的存储问题,会导致区块链仅存储在大型制造业企业的服务器中,这样增加区块及区块链验证的权力仍然会被大型企业把持,失去了引入区块链的意义。这一问题可以通过云存储技术解决。以新型大数据架构IoTA(internet of things application)方案为例,其设定标准数据模型,通过边缘计算将所有的计算过程分散在数据产生、计算和查询的过程中。在这些过程中,统一的数据模型始终没有发生改变,提高了整体的运算效率。将IoTA方案加入区块链能够使区块链成员分担存储和计算负担,避免产生存储爆炸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