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拉开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帷幕,一大批小微企业乘着风口而生,在商业世界里探寻机会。 这些小微企业,实际上也是中国经济活力的重要来源,是吸纳就业的重要主体。当前,国内小微企业主的数量已超过8000万,占据了中国90%的市场主体,贡献了80%的就业、60%以上的GDP。 但缺乏资金,往往是横亘在小微企业发展路上的拦路虎。创业邦《2014年度创业者调查》报告中显示,资金困难是小微企业发展中最大的困难之一。 尤其是处于起步阶段的小型科创企业,其发展不充分,财务制度不健全,竞争力不突出、信用积累不足等现状,与传统银行审慎的借贷机制不相容。因此,传统金融体系和中小微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之间,有着巨大的落差。 如何为这些“毛细血管”提供融资支持,是中国金融机构思考许久的事情。 2014年,改变悄然发生。全国首家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诞生于深圳。到2021年,微众银行迎来成立7周年。在这7年间,微众银行为小微企业带来了另一种可能: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投入使用并不断更新,让小微企业的资金之渴,得到了缓解。 不止锦上添花,更是雪中送炭 中国的小微企业信贷始于2005年,彼时,国家开发银行启动“微小企业贷款项目”,引进德国国际项目咨询公司(即“IPC公司”)探索小微信贷。几乎与此同时,新加坡淡马锡公司也进入中国,并介入小微信贷业务。 当时,业内普遍认为小微企业贷款是一项典型的“三高”业务——风险成本高、运营成本高、获客成本高。 究其原因,在于小微企业的不稳定性。经营波动大、风险高,与此同时,缺乏长期的经营数据,令金融机构难以识别风险。简言之,银行担心贷给小微企业的钱将会无法收回。在这种担忧下,银行更倾向于将资金贷给信用更好,还贷能力稳定的大公司。 这使得全国不少小微企业从未有过贷款活动。全国1.3亿主体中,有贷户仅为18%,余下无贷户约1亿户。对于小微企业来说,首笔贷款是如同“金子般的贷款”,关乎企业能否成功存活,但却常由于“无抵质押资产、无银行过往贷款记录”等特征难以获得。 因此,一直以来,化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重难点之一就是破解“首贷难”问题。而首要任务就是快速精准识别优质的小微企业,如此才能提升效率并降低成本。 由此,IPC和淡马锡各自带来了“IPC模式”和“信贷工厂”模式。前者将小微贷款的前端作业流程高度标准化,并建设集中的审批中心,加快贷款流程的效率;后者则以“下沉社区”为代表,通过在社区设立客户经理,以地缘、人缘关系等要素寻找小微企业并提供服务。 这些尝试给国内银行的小微信贷打开了视野,在一段时间内推广到了全国多地。但这两种模式的弊端也很明显:信贷工厂模式通常以抵押类的个人经营贷为主,难以消除对押品的依赖,门槛还是高;IPC小贷模式则十分依赖客户经理,并对人员素质的要求较高,难以大范围的复制。 2021年一季度全国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4%,延续了快速增长的态势。但是同期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的比例仅为约10%,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户数共2740万户,整体获贷比例依然仅20%左右水平。 传统金融机构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难以做到真正的普惠,其服务覆盖不足的长尾客群,在当下却逐渐成为互联网银行的重要客户群。 微众银行则用7年时间服务小微企业,目前给予小微企业的平均授信约80万元,平均余额约为60万元,笔均借款约27万元,以真正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为小微企业雪中送炭。 用科技做金融,用技术做服务 小微企业贷款仍然是一片空旷的蓝海,但同时也是暗潮涌动的深海。要泅渡这片海域,金融机构还需要与时俱进。 说到底,作为三高业务的小微企业贷款要发展,仍然是从“三高”入手:控制成本、防范风险、获取合理收益。 2013年,国务院下发《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快建立‘小微企业-信息和增信服务机构-商业银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新机制”、“积极搭建小微企业综合信息共享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工具,不断创新网络金融服务模式”等多项指导意见,启发金融机构找准新契机。 微众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方式,正是以技术为支撑,通过天然的金融科技基因,用 “线上化”的思路改革小微企业贷款流程。 在考量过业内现存的模式和众多小微企业的实际需求之后,微众银行通过在产品方面,进行互联网化的产品设计;在服务方面,以大数据来做风控,简化流程,提升效率;在渠道方面,进行数字化精准营销。 在贷款业务中广泛应用金融科技,创造了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企业贷款“全线上”模式。微众银行将这一整套全新的贷款解决方案,命名为“微业贷”。 与传统银行贷款产品不同的是,这是一个“三无、三全、三快”的贷款产品。 三无指的是,“无须抵押担保、无须线下开户、无须提供纸质资料”,所有的信息都可以通过手机授权之后系统后台自动获取,包括企业的纳税信息、经营信息等,并且由系统自动审核评估,基本不需要人工干预。也正因为这样,微业贷可以做到“三全”,也就是“全自动、线上化、全天候”都可以申请并获得贷款。所谓“三快”,是指带给用户“审批快、借款快、周转快”的极致体验。 在这样的背景下,微业贷很快成为小微企业的有力外援。微众银行企业金融提供的是真正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是传统小微金融服务覆盖不足的长尾客群,企业平均雇员数仅9人。 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微众银行微业贷已辐射29 个省和直辖市,累计触达小微企业超240万家,累计授信客户81万家,累计发放贷款金额超8700亿元。年营业收入在1000万以下企业占客户总数约80%,客户中约60%的企业客户系首次获得银行贷款。 尤其是小微企业中的“首贷户”方面的拓荒步伐加快,2020年,微众银行微业贷新增贷款首贷户达到10万户,占全国所有新增首贷户的约7%,在微业贷当年新增发放客户总数中占比近50%,2021年当年新增首贷户超过7万户。 这得益于微众银行建立的以大数据为依托的风控机制。通过打通税务、工商、司法、海关、电力等方面的数据,来判断企业经营状况,同时结合企业主个人信用来建立违约模型。通过大数据技术解决了过去的金融机构难以解决的风险控制问题。 在两年多的风险暴露期内,微众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约1%左右,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证实了微业贷的金融科技之路行之有效。 金融科技和科创企业的结合 在中国的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发展历程中,2018年称得上是一个转折点。 开年出台《中小企业促进法》修订版,要求保障中小企业市场地位,维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的机制。上半年,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相继“大象起舞”,成立科技子公司,此外,一众金融科技公司也在各显神通。 例如微众银行在微业贷之外,还切入供应链金融市场。年末,国家队又继续压轴,如银联推出了“小微企业卡”。 当年年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9.36万亿,同比增长21.8%。而微众银行微业贷的成功,同时也激励着互联网银行持续进行产品开发与创新,以不断满足企业的多元需求。 例如科创企业,在成立初期的主要资产在人才和研发投入方面,专利数量,核心技术的领先性,是其核心所在。对于传统金融形式来说,这类无形资产的价值难以界定。尤其对于科创领域的小微企业而言,更是如此。 基于这一背景,微众银行在服务科创企业的过程中仍然从小微企业的特色出发。以微众银行的供应链金融创新来说,更多基于对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的主体信用,开创了一条依靠但不依赖核心企业的独特模式。 具体来说,微众银行通过建立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据库、发明专利企业的数据库,综合其交易数据、税务数据等,以大数据分析的形式精准地识别出科创企业。 数据显示,目前深圳市总共有1.8万家左右的国高企业,微众银行科创贷款的覆盖率已达到35%。 在全国范围内,科创企业的融资环境同样在改善。截止到2021年二季度,微众银行科创金融在全国范围内已经为超过5万户客户授信710亿元,业务覆盖全国19个省、100多个地级市,吸引了近10万户科创企业前来申请。 成立于2014年的深圳市瑞科慧联科技有限公司是其中之一。瑞科慧联主营信息技术、电子产品、软件研发设计和销售,每年有30%的预算投入研发当中,资金需求量大。但瑞科慧联是一家轻资产公司,最主要的资产是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其拥有45项专利和知识产权,其中包括17项发明专利。 缺少抵押物,导致瑞科慧联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后来,瑞科慧联通过线上从微众银行申请了大额且及时的贷款,随借随用、按日计息的特点,让瑞科慧联的业务进一步开拓。 2021年4月25日,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印发《2021年进一步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要继续提高金融供给效率,这意味着未来类似科创贷款的金融创新或许还会更多。 从2005年至今,中国小微企业融资服务走过了16年,微众银行用7年时间证明了金融科技的力量。而在下一个7年,微众银行还深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以科技为底色,助燃中国科创企业的创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