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Items : 0
Subtotal : ¥0.00
View CartCheck Out

积极做好审计领域外交 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审计领域外交工作回顾

审计领域外交是国家整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国家外交大局、服务审计事业发展是审计领域外交工作的根本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引领,在审计署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全体审计干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依托国际组织,深度参与国际审计事务,突出中国作用,坚持同各国审计机关开展平等互利合作,广泛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积极传播中国经验,贡献中国智慧,讲好中国故事,打造中国审计品牌。十年来,中国审计已经成为世界审计舞台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中国审计署在积极开展审计领域交流合作、引领政府审计事业发展、推动国际审计组织壮大、促进联合国改革和完善治理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得到了国际组织和各国高度评价,中国审计国际影响力和审计国际交流合作达到了新的高度。

一、深度参与国际组织工作,推动完善全球治理

(一)推出中国审计理念,促进世界审计事业发展

——积极提出新理念,推动形成共识。

2013至2016年,中国审计署审计长担任世界审计组织理事会主席,通过推动协商求共识,提出一系列有利于审计事业发展的新指导理念。2013年,世界审计组织第21届大会发布由中国审计署领导起草的《北京宣言——最高审计机关促进良治》,提出促进国家治理是国家审计的根本目标,成为各国最高审计机关的共识。该宣言成为世界审计组织继《利马宣言》和《墨西哥宣言》后又一项里程碑式文件,在国际审计领域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欧洲、亚洲、大洋洲、拉丁美洲等地区据此提出一系列建议和规划,促进审计成效不断提升。2015年11月,世界审计组织理事会第67次会议决定由中国审计署领导,根据新战略规划和新形势新发展新任务,修订《世界审计组织章程》。中国审计署提出的新章程应体现“独立、良治、共享”核心理念,得到世界审计组织成员的广泛支持。2016年,世界审计组织第22届大会通过了《世界审计组织章程》修订方案,确立了世界审计组织在新时期的战略定位和愿景目标,搭建了世界审计组织未来治理架构,明确了发展改革方向、路径,对世界审计组织和各成员的发展具有重要引领与导向作用。2019年,中国审计署担任第23届世界审计组织大会第二主议题主席,主导研究“信息技术促进公共管理发展”相关内容,中国审计署提出的“审计机关应有效把握技术进步带来的机遇,加强数据分析技术在审计中应用”的观点最终形成共识,在大会通过的《莫斯科宣言》中得到充分体现,更多国家开始关注利用数据科学技术开展审计。

——助力提高世界审计组织的前瞻性,推动提高审计影响力。

中国审计署审计长作为世界审计组织理事会主席,积极推动提高世界审计组织的敏捷性,围绕全球治理开展跟踪和前瞻性建设,倡导成立和领导世界审计组织突发事宜监督委员会,促进发挥最高审计机关在应对金融危机、公共债务危机,以及影响全球及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大事项和前瞻性事宜等方面的作用。推动世界审计组织制订新的战略规划,开展多边合作研究,创新审计组织方式和技术方法,关注重要金融机构系统性审计等事宜,促进公共部门审计在理念和实务上的经验总结与创新发展,参与和建言全球治理,不断提高审计影响力。2014年,中国审计署与奥地利审计院等合作,大力推动联合国大会通过的《通过加强最高审计机关增强和促进公共行政的效率、问责、效益和透明度》决议,充分展现世界审计组织在开展国际合作、参与全球治理、加强独立性和能力建设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果。2015年联合国大会通过《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后,推动世界审计组织关注并积极探索最高审计机关在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发挥作用的途径。此外,积极促进世界审计组织加强与联合国经济社会事务部的沟通联系,完善合作机制。推动世界审计组织持续关注扩大影响力的努力也逐步形成共识,继在《莫斯科宣言》中重申后,已经被世界审计组织2022年第24届大会列为讨论议题之一。

——广泛参加国际审计准则制定,积极把握话语权。

中国审计人员深度参与世界审计组织国际准则制定,涵盖合规审计、环境审计、反腐败反洗钱审计、救灾审计等领域,明确了新时期国家审计规则标准,并成功将中国审计实践纳入国际通用准则体系。2014年,中国审计署联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单位,率先向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申请制定ISO首个审计信息化领域的国际标准。2019年,由中国牵头、30余个国家参与制定的《审计数据采集》国际标准(编号ISO 21378∶2019)正式面向全球颁布。同年,ISO批准成立“审计数据服务”技术委员会(编号ISO/TC 295),中国承担秘书处工作并选派中国专家担任主席。这项工作是中国参与制定全球市场监管标准和规则的重要突破,初步实现了“由单一标准项目转为常设技术机构”的国际发展目标,对于分享中国审计经验、应对世界审计共同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推动世界审计组织成立由中国审计署担任主席、美国审计署担任副主席的“大数据审计”工作组,引领各国审计机关及时关注并积极研究大数据技术对审计工作未来发展的影响。2022年,“大数据审计”工作组制定的《运用数据分析开展审计工作指南》等三份文件已经提交世界审计组织审议,即将向世界审计组织各国推荐使用。在环境审计领域,由中国审计署联合印度尼西亚、泰国审计署共同起草的《可持续交通审计指南》已经世界审计组织环境审计工作组第21次大会批准发布,并向各国推广。

(二)做好亚洲审计组织秘书处工作,深耕亚太区域审计合作

2018年9月,在越南举办的亚洲审计组织第14届大会上,中国审计署正式接任亚洲审计组织秘书处职责,国际合作司负责亚洲审计组织的日常工作。经过几年的开拓深耕,亚洲审计组织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践行共商共建共享,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一些亚洲国家审计机关造成的严重影响,2021年,中国审计署作为秘书处,本着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主导促成亚洲审计组织在其结余资金中启用20万美元,向因疫情面临工作困难的缅甸等14国最高审计机关发放“亚洲审计组织应对新冠疫情专项援助”,得到亚洲审计组织理事会的支持和全体成员的积极响应。“雪中送炭情意深”,援助资金及时到位,帮助相关成员提升开展远程会议及审计的能力,传递亚洲审计组织大家庭对所有成员的关心,有效增强了亚洲审计组织凝聚力。

经亚洲审计组织理事会授权,秘书处自2020年起牵头起草《2022—2027年度亚洲审计组织战略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秘书处引导各相关成员参与起草工作,积极利用中国经验服务亚洲审计组织,同时借鉴吸收世界审计组织和亚洲审计组织相关大会宣言精神,使规划成为汇聚各方智慧、体现组织共识的纲领性文件。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持续提高亚洲审计组织的韧性。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秘书处创新方式方法,利用新技术,组织线上活动,多举措推动亚洲审计组织各项工作有序开展。2020年,秘书处成功举办亚洲审计组织历史上首次在线理事会会议;2021年,首次在线举办亚洲审计组织大会,成功组织首次在线选举,并协调相关国家最高审计机关完成对亚洲审计组织财务报表的首次远程审计。秘书处还对亚洲审计组织网站进行升级改版,便利各成员通过移动设备访问网站、分享信息。

为及时回应审计事业发展的需要,秘书处着眼长远,积极促进经验分享、深化业务交流,推动亚洲审计组织保持与时俱进。2021年,亚洲审计组织相继设立可持续发展目标工作组和危机管理审计工作组,国有企业审计工作组和信息技术与数据分析工作组正在筹建中。亚洲审计组织的机构设置更加完善、功能更为全面,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区域审计组织之一。

——坚持正确义利观,维护组织的专业属性。

为进一步完善亚洲审计组织的制度体系,在秘书处的动议下,理事会批准由秘书处牵头组建特别工作组,对本组织的各项规章进行研究、起草和修订。预计到2024年,将完成对包括《亚洲审计组织章程》在内9项现行规章的修订,并起草1项新的规章。推动亚洲审计组织与阿拉伯地区审计组织秘书长共同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在确定亚洲审计组织科研项目、研讨会等活动主题时,秘书处积极引导各成员选择各国普遍关注的主题,根据亚太国家的实际需求,毫无保留地介绍中国在精准扶贫、保障民生、反腐倡廉、建设生态文明及实现审计信息化等方面的成功经验。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秘书处严格遵循组织章程,坚持维护亚洲审计组织的专业属性,促进组织内部的团结与和谐,主持公道,果断拒绝在亚洲审计组织各类会议议程中加入涉及地区冲突或成员国内部与审计事务无关的议题。

此外,中国审计署长期担任亚洲审计组织环境审计委员会主席,引导亚洲和大洋洲地区国家有声有色地开展环境审计工作,促进亚洲地区环境审计合作活跃开展。

二、两度履职联合国审计委员会,展现中国审计能力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到2014年,中国审计署审计长继续履任联合国审计委员会委员(2008至2014年任期,其中2011至2012年担任主席),共投入审计力量500多人次,对联合国维和行动、儿童基金会、日内瓦办事处和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等20多个机构和项目实施了审计。

2019年1月,面对较为严峻的选情,中国审计署在外交部协助下,集中力量开展了一系列竞选活动,中国审计长再次履任联合国审计委员会委员,任期为2020至2026年。目前,中方承担联合国秘书处、维和行动、基金方案和“团结”信息系统4大类43个项目的审计任务。面对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审计人员积极探索在境内开展远程审计和赴境外开展实地审计相结合的方式。截至2022年4月底,共投入审计力量近500人次,其中150多人次先后赴纽约、内罗毕和哥本哈根等地开展实地审计,向联合国大会和管理层提交审计报告和管理意见书近50份。在联合国审计工作中,中国审计人员既按国际规则办事,又注重将中国审计推动完善国家治理的理念和经验做法运用于联合国,充分发挥外部审计监督职能,履行新时代赋予的国际审计职责和使命,展现中国的大国担当和全球责任,中国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得到国际广泛认同。此外,2016至2018年,审计署成功代表中国履行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组织财务审计委员会委员职责。

三、构建丰富的审计合作机制,多渠道讲好中国审计故事

(一)积极构建多种形态的审计合作机制

十年来,审计领域大国合作稳步推进。中美保持顺畅审计合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两国审计长多次互访,签署中美最高审计机关合作谅解备忘录,并建立以中美为核心的国际审计前沿研讨机制。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美两国审计长重申继续加强互利共赢合作。2019年,俄罗斯新任审计长库德林上任不久即来华访问。中俄审计务实合作不断加强,每年都开展各层级研讨交流。2015年,中法最高审计机关签订合作谅解备忘录,中法审计合作于同年被列入中法高级别经济财金对话框架,成为中法经济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审计署还与英国审计署、法国审计法院、德国审计院等在联合国审计委员会以及国际审计事务中开展密切合作。

中国审计署高度重视同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审计合作,主导建立了金砖国家审计合作机制。2016年,该机制下的首次审计机关领导人会议在北京召开,此后,金砖国家各层级审计合作顺畅开展。2022年,中国审计署参加了G20框架下的审计20合作平台并出席该合作机制首次会议。在上海合作组织和中日韩合作等一系列国际合作机制下,中国审计署也积极开展有效审计交流与合作。

围绕“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开展与沿线国家的双边审计交流合作,不断提供和搭建国际审计合作平台,统筹协调双边、多边审计交流。中国审计署与全球100多个国家的最高审计机关保持顺畅交流。党的十八大以来,同20个国家的最高审计机关签订了合作协议,其中很多都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包括2020年通过“云签约”方式与塞舌尔审计署签订了合作协议。近年来,中国审计署与阿根廷、沙特阿拉伯、坦桑尼亚、厄瓜多尔、哈萨克斯坦、蒙古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一带一路”合作国家最高审计机关互派高级代表团访问,并有效开展研讨交流和培训合作。

秉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理念,中国审计署与所有设立审计制度的周边国家都建立且保持良好合作,并在长期合作中结交好伙伴、真朋友。通过中印青年审计人员交流项目、泰国新晋审计干部来华游学项目、蒙古国审计人员实务考察项目,以及中国审计署与巴基斯坦、越南、老挝、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的审计合作协议项目,中国审计人员与各邻国审计人员保持着密切的业务合作和如亲人般的真诚友谊。

(二)大力传播中国审计理念、讲好中国审计故事

2015年和2016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研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研究》由美国约翰威立国际出版集团购买版权出版,英文版在全球发行,有效传播了中国审计理论和经验。2018年以来,中国审计长作为亚洲审计组织秘书长为每期《亚洲政府审计杂志》撰写卷首语,传播中国审计声音。中国审计人员充分利用深度开展联合国审计、参与世界审计组织框架下20多个委员会和工作组,国际审计组织培训项目讲师、领导重大科研项目等平台,多渠道多方式积极当好传播中国理念、讲述中国故事的信使,广泛宣传中国审计经验、审计实践和审计人员的风采。中国经验也受到各国审计同行的关注。2015年,非洲塞拉利昂审计署利用从中国学习的经验,采取跟踪审计方式对救灾资金开展审计,取得良好成效并在世界审计组织推广相关经验。2022年,南非发生严重洪灾,南非总统高度关注救灾过程中的反腐败问题,南非审计署专门就救灾跟踪审计和多部门协调防止救灾过程中出现腐败问题致函中国审计署求助。中国审计署迅速组织提供相关经验材料,帮助南非审计署解燃眉之急。

(三)深入落实“亲诚惠容”理念,积极开展能力建设援助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审计署为来自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欧洲和大洋洲发展中国家近700名审计人员举办28期国际审计培训班和专题培训班,选派8批共33名审计专家赴非洲、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开展培训,共培训“一带一路”沿线和非洲、东盟、南太平洋等地区国家的审计官员600余人次,受援国占非洲国家的 50%、占南太和东盟国家的32.4%。

为积极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培养审计领域专业人才,提升审计机关能力建设,深化中外人文交流,2016年6月,审计署与教育部合作开设中国政府审计奖学金,由审计署委托南京审计大学开设审计专业硕士项目。已招收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68个发展中国家留学生266名,其中200人已圆满完成学业毕业,获得硕士学位并返回工作岗位。这一项目在服务国家外交、促进友谊、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培养高级审计专业人才、提高中国审计的国际地位等诸多方面,取得积极成效,已成为审计领域品牌项目。

四、面向未来,培养复合型审计人才

随着中国审计工作的迅速发展,中国审计国际影响力大幅提高。国际审计界希望加强与中国审计交流,对学习中国审计成功经验的需求不断扩大,加上国际组织审计任务的增加,在增强能查能说能写本领的基础上,对审计人员提出能用外语查、说、写的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继续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交流能力的复合型审计人才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2018年,中国审计署专门组织举办审计领域国际讲师人才培训班,培养了一批能够用外语直接授课的专业人才,活跃在各项国际培训交流活动中。有些讲师已经是世界审计组织和亚洲审计组织的名牌讲师,受到广泛欢迎。通过联合国审计、亚洲审计组织秘书处、各类双边多边国际交流活动等国际事务相关的工作,我们鼓励并引导青年干部在实干中学习准确把握和运用国际组织规则、组织国际会议和项目、妥善应对突发情况等,为中国审计署培养锻炼了一批政治过硬、外语熟练、业务能力强、熟悉国际审计事务的高素质专业化国际审计人才,并成为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审计在国际交流和国际审计中发挥更大作用的重要人才储备。与此同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不断强化优化境外培训工作,选派优秀审计人员参加境外短期培训项目,突出成果导向,培训效果不断提高。

审计领域外交丰富了国家外交的内涵、外延与手段,作为国家外交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在确保中央对外方针政策和战略部署落实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十年来,依靠审计署党组的有力领导,得益于全体审计人员的支持,审计署国际合作司全体干部不断提高站位,奋发作为,积极进取,在全面推动审计领域外交发展上取得较好成绩。当前,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环境正经历深刻变化与调整,也会对审计领域外交工作产生影响。面对复杂局面,党中央提出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审计领域外交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审计领域外交工作的重要性显著提升。下一步,审计署国际合作司将继续坚持在审计署党组的领导下,不断提高政治站位,胸怀“国之大者”,立足审计领域,着眼世界,更加积极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展工作,更加主动服务国家外交大局,求真务实,创新服务审计事业发展。同时,不断提升素质,培养斗争精神,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审计外事工作者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新时代审计领域外交工作,积极开创审计领域外交新局面,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