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Items : 0
Subtotal : ¥0.00
View CartCheck Out

山东省审计厅聚焦主责主业开展审计项目立项工作实践探索

          近年来,山东省审计厅立足经济监督定位,聚焦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主责主业,深入开展研究型审计。该厅注重审前研究,紧扣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绿色发展、经济安全等重要任务部署,认真选题、深入调研、科学论证、统筹协调,确保审计项目计划与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同频”,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共振”,为高质量推进审计全覆盖提供有力支撑。本文以山东省审计厅编制2022审计年度审计项目计划为例,介绍以研究型思维开展审计项目立项的做法。

审计项目立项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环节。审计项目立项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审计工作是否有序推进、审计成果是否有价值。近年来,山东省审计厅积极探索审计项目立项的新思路、新方法,以研究型审计为抓手,推动审计项目立项工作不断创新发展。

一、研究型审计的特点

研究型审计是一种以研究为导向的审计方式,它强调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专业知识和经验,深入调查研究,对审计对象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分析,从而形成科学的审计结论。研究型审计具有以下特点:

1. 注重审前研究。研究型审计在审计项目立项阶段就十分注重研究,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收集大量信息资料,分析研究审计对象的特点和问题,为审计项目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
2. 强调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研究型审计对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要求较高,审计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较强的调查研究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注重审计结果的科学性。研究型审计强调审计结果的科学性,通过全面、深入、系统的分析研究,形成科学的审计结论。

二、山东省审计厅审计项目立项的做法

山东省审计厅在审计项目立项工作中,积极探索研究型审计,取得了积极成效。主要做法如下:

1. 加强审前研究。审计厅成立了审计项目立项研究中心,负责审计项目立项的研究工作。研究中心建立了审计项目立项研究制度,明确了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等。审计厅还组织审计人员深入调查研究,收集大量信息资料,为审计项目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
2. 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审计厅通过举办培训班、组织考试等方式,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审计厅还鼓励审计人员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
3. 注重审计结果的科学性。审计厅在审计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依法办事,严格审计程序,确保审计结果的科学性。审计厅还建立了审计结果评价制度,对审计结果进行科学评价,提高审计结果的质量。

三、研究型审计的意义

研究型审计是审计工作的重要发展方向。研究型审计可以提高审计的科学性、有效性,提升审计的社会价值。研究型审计的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可以提高审计的科学性。研究型审计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可以全面、深入、系统地分析审计对象,从而形成科学的审计结论。
2. 可以提高审计的有效性。研究型审计可以帮助审计人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审计的有效性。
3. 可以提升审计的社会价值。研究型审计可以发现和揭露社会问题,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四、研究型审计的挑战

研究型审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在开展研究型审计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挑战。主要挑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要求较高。研究型审计对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要求较高,审计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做优项目“蓄水池”

           山东省审计厅把事关经济社会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大问题和重大风险统筹纳入审计项目库管理,持续做优做大审计项目“蓄水池”,增强审计项目计划的前瞻性和系统性。

系统部署。把立项工作作为“牛鼻子”工程,研究出台审计(调查)项目计划编制工作方案,明确计划征集、调查研究、项目论证等各阶段的实施主体、任务分工、具体要求、时间安排,为计划编制工作绘制“施工图”“时间表”。为确保目标清晰、任务明确,省审计厅立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配发“政策类项目建议关注重点”,涉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海洋强省等19个方面,为业务处室提报审计项目计划建议指明方向;组织召开审计项目计划编制专题会议,指导业务处室厘清立项思路、明确审计目标、完善项目设计,增强计划建议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广泛征集。坚持开门做审计,建立审计需求公开征询机制,通过网络征询、问卷调查、实地座谈等方式,向特约审计员、专家学者、社会公众、各级审计机关等公开征询审计项目计划建议。2022年,共征询教育、医疗、环保等9大类209项审计项目计划建议,深入了解社会各界反映集中的共性需求、典型问题、痛点难点,确保立项符合实际、贴近需求。建立重点领域、行业调查研究机制,一方面,各业务处室按照职责分工赴资金和政策牵头部门开展专题调研,沿着“政治—政策—项目—资金”主线,厘清相关领域的重大政策措施、重点改革任务、突出问题隐患等,按照五年轮审一遍要求,确定审计项目计划建议;另一方面,审计项目计划管理部门深入纪检监察机关、巡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开展调研协商和对接,确保审计靶向精准。

分类建库。分地区、分行业、分领域建立审计对象数据库,将地方党政机关、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金融机构、群团组织和重点投资项目等全部纳入审计监督“一张网”,准确掌握包括单位机构设置、人员、项目、资金以及以往年度审计情况等内容,为合理制订审计计划、分类确定审计重点和审计频次提供依据。做好审计项目源头设计,在全面征询征集审计项目计划建议基础上,审计项目计划管理部门逐项研究分析其必要性、审计重点、组织方式等,建立专项审计(调查)项目库,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更新调整审计对象和审计项目,实行常审、轮审和抽审等分类动态管理。专项审计(调查)项目库紧盯重大政策、重大战略,关注民生项目、民生资金,涵盖151个备选审计项目,区别轻重缓急,源头布局常态化“经济体检”的方式、内容、频率,有效衔接中长期审计工作规划,确保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审计工作。

                                                                                                                       开展论证“过堂审”

          山东省审计厅深入开展可行性研究,实行审计项目立项研讨展讲机制,加强决策论证,选准选优年度审计项目计划。

精挑细选。审计项目计划管理部门会同业务处室,根据审计工作规划要求,统筹考虑近期与远期审计任务,从审计项目库初选审计项目。分管厅领导带领审计项目计划管理部门与各业务处室,对备选项目逐一进行座谈研讨,优化调整审计项目内容、审计组织方式等,为项目立项和统筹做好准备。审计项目牵头处室组织开展可行性研究,重点了解与审计项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管理体制、组织结构、主要业务及其开展情况,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状况及结果,相关信息系统及其电子数据情况,管理和监督机构的监督检查情况及结果,以前年度审计情况等内容,评估审计项目的针对性和可行性,初步确定审计项目的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审计重点和其他重要事项。

展讲打擂。审计项目计划管理部门组织现场展讲会,项目牵头处室对以下内容进行讲解:审计项目重要程度,包括省委和省政府及社会公众对项目的关注度、项目涉及的资金和资产规模、项目可能产生的影响等;重点调查研究情况,包括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审计对象总体情况;审计目标、范围及重点确定情况;审计项目组织和资源需求情况以及预期审计成果等内容,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对审计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论证。展讲结束后,由法规审理、专项审计牵头处室、审计项目计划管理部门相关人员和厅领导依次对展讲项目进行点评,提出意见建议等。

结果运用。根据展讲、点评及投票情况,严格按照质量第一原则,对审计项目进行排名,对切实具备必要性、可行性的审计项目,优化审计目标、审计重点和审计组织方式等内容后,确定纳入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对审计对象相同,但涉及不同内容且具备合并实施条件的,合并为一个审计项目实施;对尚不具备实施条件的审计项目,纳入审计项目库,择机立项实施。在2022审计年度27个展讲审计项目中,最终确定将政府债务、金融风险、安全生产、乡村产业振兴、海洋强省建设等18个审计项目纳入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将其他9个尚不具备实施条件的纳入审计项目库。

                                                                                                                       统筹兼顾“弹钢琴”

        对于纳入计划的审计项目,注重内融外联,加强审计项目统筹,优化资源配置,集中优势力量抓重点工作、典型问题,以点带面推动解决普遍性、系统性问题,提升审计监督成效。

加强统筹融合。坚持能融则融、易融则融原则,优化审计项目组织方式,一个审计组捆绑融合实施不同类型或多个审计项目,做到资源互补、成果共享,实现对审计对象或地区多角度、深层次监督目标。充分考虑审计项目特点、审计对象、审计地域等因素,对适合融合实施、同步开展的审计项目进行整体谋划、统筹安排。如在2022审计年度,采用“1+N”审计项目组织方式,在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融合实施4个专项审计项目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同时,考虑审计对象差异性,有的审计项目融合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有的审计项目融合县(市)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个别审计项目既融合设区市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又融合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实现总分结合、精准融合,确保“一审多项”“一审多果”、成果共享。据统计,2022年7至8月,山东省审计厅26个审计组同步实施112个审计项目。其中,18个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合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管护、惠民惠农财政补贴“一本通”、政府债务等专项审计同步开展,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结合资产质量调查政策落实情况审计同步开展,真正盘活了审计资源。

加强上下联动。着眼推进审计工作全省一盘棋,理顺上下级审计机关职责,进一步明确各级审计机关审计管辖范围,特别是对于财务隶属关系和人事管理关系分属不同层级的单位,做到既防止出现审计盲区,又避免重复审计。构建“统筹+联动”审计项目组织实施模式,统筹考虑审计署统一组织审计项目、山东省统一组织审计项目和市级审计机关组织审计项目要求的审计覆盖面,整合省市县三级审计资源,在省级层面一体谋划、一体推进,增强审计监督的整体性、全局性、宏观性和建设性。2022审计年度,对于乡村产业振兴、外资外贸、国有企业重点改革政策落实等16个适合省市县三级联动的审计项目,由市级审计机关根据本级审计项目计划情况确定审计意向,从中选取6个民生审计项目按照省审计厅相关工作方案自行组织实施,加大省市县三级联动力度,推动形成上下贯通、步调一致的工作格局。

加强协同协作。山东省审计厅创新实行协作式审计项目组织方式,不同层级或承担不同任务的审计组密切协作,联合实施审计。采取“首进负责制”,由第一个进点审计组负责审计、沟通和协调工作,其他审计组做好任务分工,加强横向和纵向联动,避免被审计单位重复提供数据资料,为被审计单位减负。如在山东省水利厅预算执行和水资源利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审计项目中,都涉及对省水利厅的审计,省审计厅确定1个业务处室负责对接省水利厅,其他处室所需的相关资料和数据等,均由牵头处室负责联系。同时,推进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巡视巡察等各类监督贯通协同,根据各部门单位工作安排,充分利用内部外部资源,寻找监督方式最佳结合点,力求审计成果效益最大化。如2022年,山东省审计厅主动对接巡视部门计划安排,谋划以“巡审同步联动”方式实施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提高了发现问题的精准度,拓展了发现问题的广度和深度。审计发现的管理不规范金额、非金额计量问题个数分别比前一年增长20.53%、17.19%,审计成果更加突出。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