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审计机关要完整、准确、全面把握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积极贡献审计力量。
审计要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心怀“国之大者”,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大局开展工作,始终沿着中国式现代化指引的方向前进。
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和前途命运。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改革审计管理体制,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着力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极大释放和提升了审计监督效能,推动新时代审计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审计工作涉及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必须把“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这一根本政治要求贯彻到审计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始终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牢牢把握的一项重大原则。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审计监督体系,审计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促进依法治国、推进廉政建设等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审计机关必须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事业的规律性认识,立足经济监督定位,聚焦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主责主业,深刻领会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政治意图、战略谋划和实践要求,在经济监督中体现政治导向和政治要求。
始终坚持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我国发展站在了更高历史起点上。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审计必须始终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及时揭示民生领域短板和弱项,促进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习近平总书记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应处理好的一系列重大关系进行了深刻阐述。审计要不断探索创新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理念思路和实现路径,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沿着既定方向、朝着既定目标不断前进。
坚持系统观念。中国式现代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审计必须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坚持系统观念,自觉主动和善于运用联系的、矛盾的、发展的观点开展审计,把审计发现的问题放到改革发展大局中去定位研究分析,把服务中心与促进审计对象规范发展结合起来,把剖析微观问题与研究宏观问题结合起来,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当前经济社会运行的真实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审计建议,推动问题整改,建立健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长效机制。
坚持斗争精神。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风险挑战。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已进入攻坚期、深水区,审计要牢固树立“有问题没有发现是失职、发现问题不报告是渎职”的意识,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坚持查真相、说真话、报实情,坚决同一切危害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行为做斗争,积极发挥审计在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中的作用。
坚持问题导向。新时代审计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其中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改革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从细处入手、向实处着力,把推动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审计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揭示问题和解决问题相统一,注重反映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深入揭示问题背后的体制障碍、机制缺陷、制度漏洞,一体推进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
坚持底线思维。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安全、科技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增加,这就要求审计机关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发挥好审计触角广泛、反应迅速的专业优势,不断提高预见性、判断力和洞察力,着力揭示系统性、区域性重大风险,推动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的深层次问题,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决定了审计工作的价值取向。从审计实践看,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为做好审计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开展审计工作。以推动经 济运行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目标,推动区域发展规划、重要产业政策和重大改革任务落实到位。聚焦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等战略规划实施,揭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及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方面的突出短板,推动解决政府投资基金投向偏离及绩效低下、延链强链补链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聚焦国内大循环堵点难点,揭示各地违背公平竞争原则,区别对待各类经营主体,招商引资乱象频出等问题,推动解决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循环畅通面临的隐性壁垒,规范市场干预行为;聚焦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区域重大战略实施,揭示跨区域协调联动发展机制欠缺、统筹乏力,资源要素全国范围合理高效配置受阻等问题,促进增强区域发展平衡性、协调性。
紧紧围绕科教兴国战略开展审计工作。以推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为目标,聚焦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优化布局和各类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精准定位等情况,推动解决各类创新资源分散、低端、重复等问题,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攻关机制,把资金用在科技创新“刀刃”上;聚焦我国重大科技项目进度、科研成果转化、关键领域技术突破等情况,推动解决“卡脖子”问题;聚焦教育经费投入及使用效益、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和补足教育领域短板等情况,推动教育优先发展政策的落实。
紧紧围绕增进民生福祉目标开展审计工作。以推动兜牢民生底线、促进共同富裕为目标,紧盯就业、住房、医疗、养老、社会救助等民生领域,聚焦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等方面,深入揭示各项惠民政策执行落实、资金管理使用和实施效果等问题,及时反映惠民富民强民政策落实中的体制机制问题,以小切口反映大民生,促进在发展中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开展审计工作。以推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节约能源资源为目标,聚焦绿色低碳发展、生态环境质量、资源利用效率、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促进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聚焦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揭示事关生态系统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重大资源毁损、重大生态破坏、重大环境污染等问题,推动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紧紧围绕防范化解风险要求开展审计工作。聚焦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着力查处违法违规举债和虚假化债行为,坚决遏制债务增量,稳妥化解债务存量;聚焦防范化解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揭示金融运行脱实向虚、信用过度扩张、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等深层次结构性失衡问题,促进提高风险抵御能力;聚焦防范化解国资国企运营风险,揭示“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执行不到位、重大国有资产损失浪费等问题,促进优化国有经济产业布局、强化内部控制体系,提升风险抵御能力。
紧紧围绕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开展审计工作。以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为目标,聚焦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等重点领域,严肃查处重大经济贪腐、重大财务舞弊、重大财政造假、重大会计信息失真等突出问题,严肃查处以权谋私、利益输送、“靠山吃山”等问题,严肃查处挤占挪用、骗取套取民生资金等问题,充分发挥审计在反腐治乱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