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真正作为一个相对完整和系统的业务并赋予IPO咨询行业的说法,应该是伴随2008年创业板筹备期出现的,其业务模式主要是围绕招股说明书中业务与技术章节和募集资金运用章节提供相关咨询服务并形成完整的研究报告。彼时其报告内容已经基本覆盖相关章节的内容(涉及财务、法律除外)。
即便发展到今天,这两大内容尤其是募投可研报告仍然是这个行业的主打业务。后续内容也主要围绕这两块业务展开叙述,这里只谈行业现状和趋势判断,不具体评论市场参与方以及各种是是非非,以免有失公允。
行业发展至今,IPO咨询行业的叫法已经不够准确了,或者说不能够完整表达业务内涵,因为到目前为止,这个行业所具备的技能应该能服务的范围已经包括了为上市公司再融资提供募投项目咨询(比例不断加大且要求更严苛)、帮助早期有上市意向企业做的IPO一体化咨询(涉及财务、法律以及业务)、尽职调查、企业融资所需的BP等各类咨询业务,虽然占比还比较小,但也都早已超出了IPO的范畴,从其伴随并贯穿了企业发展的融资路线的特点来看,叫“投融资咨询”反而可能更贴切一些,只是听起来更像是撮合交易,可能容易引起歧义。
究其原因,IPO咨询行业是服务于企业融资过程中的相关申报文件,其格式和边际需要严格遵循招股书或者再融资的募集说明书要求,所以当招股书等文件制式未发生重大调整时,围绕相关章节的服务内容自然也不会有更多的变化,无非在颗粒度上有所加强。
注册制前,对于披露类文件而言,审核机构对内容的规范、严谨、客观的要求远高于价值判断和内容创新,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就像服务于高压输电网的电力设备,先进性并不是主要追求,安全和运行稳定才是关键。
但即便如此,想要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虽然IPO咨询服务与申报文件,有清晰固定的研究框架和要求边界,但是想做出一份合格的研究报告所需要考虑的因素和投入的精力并不少。
相对于其他咨询业务,虽然IPO咨询业务的使用场景更窄,多集中于一级、一级半市场的融资环节,但研究的内容和范畴要同时考虑和涵盖行业研究、企业经营、对标公司、投资、证券和发行等多个维度,缺一不可,而在有限的范围内融会贯通各种要素并最终输出一份合格的研究成果绝非易事,加之每个项目的时间要求都比较紧凑,交付满意的答卷对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综合能力要求非常高。
但与之相悖的是,这个行业的准入门槛并不高,与券商、会所、律所等执牌机构不同,IPO咨询机构并不需要特殊的准入资质。纵观IPO咨询行业近十几年的发展史,几乎每年都有大量的机构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同时又有许多的公司消失在视野中,鱼目混杂现象严重。这种情况在13/14年和19/20年前后最为明显,运行规律与一级市场的活跃度呈现正相关性,IPO咨询行业的乱象和整个咨询行业所面临的问题如出一辙,且多年来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观。
谈到这里,bug就出现了,既然这个行业对专业和综合素质要求非常高,那为什么进入门槛反而很低呢?
分析来看,这种现象主要由几方面因素造成的。
但是最关注的后期现场执行效果却往往要等项目组进场一段时间后才能逐渐显现出来,如果后端承做能力跟不上,那么在最终呈现研究结果时自然就会暴露出问题,但此时基本已经生米煮成熟饭,即便发现踩坑,也悔之晚矣。值得注意的是,相比较IPO环节的试错率,企业在进行再融资过程中对于咨询机构的遴选效果往往要好一些,毕竟经历过首发过程,认识和判断更客观,而且再融资过程中,募投项目往往是关注重点,也会促使企业更加谨慎的对待咨询机构的选择。
一般而言,只要不是由于业务与技术和募投项目的原因导致申报失败,该项目便仍可能被IPO咨询机构归集为正向案例。因为对于企业和券商而言,IPO及再融资的各个环节都是非常敏感和慎重的,轻易不会向外界透露。加上哪怕项目做的不好,后期也有券商和企业修补,不影响最终结果的情况下大多选择息事宁人,最多在小圈子里发发牢骚,后续不再合作,但是也不会对外宣传,以免被质疑材料制作不够严谨。这种信息的封闭性导致新客户难以判断相关机构是否真正专业资深。
当前业态下,劣币驱逐良币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严重伤害到了行业的健康发展,当商务阶段决定因素权重过大,而后端试错成本又很低的情况下,重商务,轻承做是不可避免会出现的。企业希望获得质优价廉的服务,但由于机构专业性、责任感、服务延续性等问题,项目上可能产生大量瑕疵甚至错误,导致整个行业信誉度的不断降低,价值不被认可,成为可有可无的存在。行业乱象所伤害到的不仅是客户,也是业内机构自身,更是众多努力前行中的从业者。
如前文所述,短时间的商务洽谈过程中,咨询机构的专业性可得到很好的修饰和展现,而当各家咨询机构专业性在短时间前置接触时都被修饰的很好时,出于性价比和项目预算考虑,在无法准确衡量专业价值的情况下企业最终可能会选择报价更低的咨询机构。但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如果所选机构项目经验不足,提交报告错误百出,将会导致企业和券商加大后期工作量,甚至被迫花费额外费用另选机构,整体下来付出成本不减反增,更有甚者会影响既定申报计划,给企业乃至券商带来的更高的隐性成本。
而无论哪个行业,低价竞争带来的利润缩减,都可能传导至行业整体,影响其健康、有序发展。对于IPO咨询行业而言,最大的开支在于人力成本,其中包括日常薪资、项目奖金及各种福利,项目淡季中出现空档期时的正常工资福利保障,新人招聘培训、学习过程中的薪资以及试错成本。而一个合格的具备基本能力的项目组成员,至少要经过半年至一年的学习期,在这过程中还要经历5-10个新人的筛选淘汰,如果是项目经理则最少需要2-3年经验以上,所以不合理的收费标准所带来的连锁反应首先传导到的就是一线研究人员。
基于收费下降和成本压力的叠加效应,咨询机构需要尽可能去控制成本以维持盈利,首当其冲的就是人员工资、福利水平受到影响。当项目成员既无法从工作中获得成长和成就感,又得不到理想的报酬,势必会极大的削弱参与积极性,要么消极怠工、要么另谋高就,而这种现象已经蔓延至整个行业。资深一线人员难以留住的情况下,可能出现咨询机构在市场转暖时拼命招聘,进入淡季就大肆裁员,同时更倾向于低成本人员的情况。老员工留不住,新员工做不好,严重影响项目执行效果。
另外,咨询机构为保障项目收益率也可能大幅缩减项目周期,项目组现场工作由至少需要1-2周时间压缩到一两天甚至场外沟通,行业的运行情况,企业的肌理和经营逻辑都没有深入的了解,走马观花式现场工作根本无法满足报告的质量和深度。更有甚者将个性化定制、研究创造模式变为流水线模式,按照模板标准统一输出,扭曲的理解和粗暴的统一了对申报材料格式和申报材料内容的要求,单纯的按照格式要求来填充/拼凑内容,直接颠覆了该有的业务模式。
试想一下,当最终报告提交后,大量的内容都在网上似曾相识,甚至一字不差地原文照搬,哪个客户愿意为此买单?没有深入的调研、访谈和反复的研究讨论,如何做到后期有理有据的答复反馈?将对规则的理解等同于对规律的发现来定义IPO咨询业务,这本身就是对咨询行业的亵渎,遗憾的是,这种情况正逐渐成为行业运行的主流方式。
IPO咨询行业当前所面临的处境不是一天就形成的,究其本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市场尚未形成有效的甄别和挤出机制所导致的,这也和我国证券市场发行的运行机理紧密相关。在审核制发行为主的时期,确立了以强制性信息披露为核心的事前问责、依法披露和事后追究的责任机制,虽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信息披露的要求,但行政干预色彩依然浓重,监管机构更关注拟上市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毛利率、关联关系,财务和法律作为审核关注重点,存在感不强意味着关注度不高,自然就出现鱼目混杂的乱象。
因此,伴随注册制落地而来的,将是信息披露规则制定更加详尽、信息披露质量考核更加严格、信息披露违规惩处更加严厉、信息披露能力要求更加专业、信息披露工作开展更加主动等一系列挑战。那么这种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发行机制将促使发行人和保荐机构对行业研究、价值发现、质量控制等专业能力更加重视。一个令人欣慰的迹象是,通过近期商洽中感受,企业对于执行团队能力的重视程度已经开始明显提高。
而这种游戏规则的改变也将会对IPO咨询行业产生蝴蝶效应,作为工作内容本身就是侧重于价值发现的IPO咨询业务,在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背景下,无论是关注度还是重要程度都会较过去有很大提高,针对发行人和券商的信息披露压力将不可避免被传导和分解到IPO咨询机构一侧,专业性和综合服务能力都将受到全方位的拷问,到底是“李逵”还是“李鬼”都将无所遁形。同时,由于注册制后咨询机构所涉及到的相关工作成果在披露要求和外界关注度方面都会被大幅提高,所以企业和券商对于咨询机构的容错率会更低,敷衍了事,粗制滥造真的有可能会面临被追责!
从全面注册制实施后给IPO咨询行业所带来的影响推测来看,首先就是挤出大量浑水摸鱼的“李鬼”,其次是逼迫行业的业务逻辑和关注重心向运行逻辑、价值发现等研究本质去侧重,变蹭制度红利为靠专业取胜。
当然,任何变革和进步都需要时间来实现,注册制改革的影响也将会是逐渐发散的,所有参与者都需要时间去适应和转型,但是无论如何,在市场经济运行规律法则下,业务必将回归本质,对于IPO咨询行业而言,这未必不是一个涅槃的过程,当价值发现和专业成为运行的主旋律,这个行业才会散发出应有的光彩和魅力,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这个行业需要一些理想、一些坚持、当然,还有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