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来看,2022年会议只是提出演化的趋势,2023年则形成定性的判断。譬如从需求收缩到有效需求不足,预期转弱到社会预期偏弱。这一方面说明中央对于当前经济问题有着深刻的洞察和真实的判断;另一方面,反映出我国经济社会相关问题已经暴露,经济形势已经逐渐明朗,未来的发展趋于筑底反弹,长期向好。
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信心比黄金还重要。
如何恢复社会预期与信心?本次经济工作会议将当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置于民族复兴伟业的大背景下思考。会议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
着眼长远,立足当下,从民族复兴伟业来审视当下的挑战,对恢复社会各界的信心非常重要。
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本次会议强调,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那么,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核心在于,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目前,我国正处于发展引擎换挡期,正从以房地产和基础设施为主的新型城镇化,向以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为主的工业现代化逐步转向。城镇化飞速发展的增量红利时代已然远去,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发展实体经济,是中国式现代化制造强国、实业兴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对投融资平台公司而言,顺应经济发展大势,从基建融资到产业投资的转变,将成为平台转型的关键。
1.充分利用专项债。会议强调,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作资本金范围。专项债券资金的投向领域已经较为广泛,合理扩大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可以降低地方政府资本金的配套支出压力,预计明年新增专项债券额度会达到4万亿元,确保政府投资力度不减,带动扩大社会投资,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2.投融资模式创新。会议指出,完善投融资机制,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设。这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同时强调完善投融资机制,说明中央对于基建领域的投融资机制完善和模式创新高度重视,新机制未来可期。
3.聚焦“三大工程”。会议强调,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三大工程”属于首次提出,但中央相关政策是一以贯之的。今年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积极推动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盘活改造各类闲置房产。由此可见,“三大工程”是中央在城市建设领域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明年相关基建项目会有较好的政策支持。
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方面,会议要求,统筹好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和稳定发展,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为稳定全国经济作出更大贡献。今年,从“一揽子化债方案”的制定到实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工作已经逐步展开,明年将会持续深化,同时也需要统筹风险化解和稳定发展,表明化解债务风险不能影响地区经济发展,须坚持量力化债的原则。
总的来看,本次会议多次强调中国式现代化,并且要求“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展望未来,各地政府和投融资平台公司,要将地区经济发展和平台转型置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下思考,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地区或行业高质量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