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真实的融资现状
从A股的融资数据说起吧。这也是投资者诟病最多的点。
上市公司融资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IPO,即上市;另一种是上市后的再融资,通常是通过增发来实行。
全A股公司每月融资金融如下图。蓝色柱子是IPO融资金额,红色柱子是再融资金额,叠加起来就是当月的全部融资金额。时间是过去10年。
结果很清晰:今年8~9月份收紧IPO和融资后,A股的融资金额大幅下降。
最近几个月每月融资金额在300~400亿左右,而之前每月都在1000亿左右,多的月份甚至能达到3500亿,相当于一个月时间就融了现在一年的资金量。
考虑到A股10年前总市值不过23万亿,现在达到了85万亿,可以很肯定地讲,目前全A股的融资规模(无论是绝对还是相对)均已处于历史性的最低水平。
另外,仔细看观察上图你会发现一个更惊人的点。
融资金额最高的几个时间点通常出现在牛市,特别是那种顶部或大涨的月份。比如,2015年6月(顶部)、2015年12月(大涨)、2017年1月(大涨)、2017年12月(顶部)、2019年2月(大涨)、2020年7月(大涨)、2021年11月(顶部)。
原因也很简单,在股市走牛、市场疯狂时,上市公司自然希望多多高价融资。此时的投资者也很配合,不管公司资质如何,他们都愿意参与融资,准确滴说是闭眼疯抢筹码
相反,融资金额最小的时间点往往都是熊市。历史上,2012~2013年和2018年熊市底部的融资金额和今天相当。原因不必赘述,把前面那段话反过来就可以了。当然,也有政策主动调控的因素。
总之,现在说是融资抽水导致的下跌,那实在说不过去。毕竟之前每月融资几千亿的时候指数都没塌,甚至还猛涨
2 最真实的分红现状
看完融资,再来看看分红。
下图是每年A股的总利润(绿色柱子)和总分红金额(红色柱子)。时间是过去10年。
随着利润的上升,现金分红金额也水涨船高。最重要的事,分红比例(即分红金额/利润,图中蓝点)是逐步抬升的。
10年前,A股的分红比例最低只有32%;而去年A股的分红比例已经达到42%,已处于历史最高水平。
这里也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即熊市时,上市公司反而热衷于提高分红比例;等到牛市,上市公司却抠抠搜搜地减少分红比例。
原因也很简单。牛市时经济好,企业往往选择大幅扩张,而非收紧,更愿意把利润拿出来再投资而非分红。另外,牛市股价高,直接减持就能获取收益,也没必要搞太多分红了
至于熊市,把上述理由反过来即可。
到这,大家应该也看出来了:所谓的上市公司融资太多,分红太少的悲观理由,在当下并不成立。
恰恰相反,当下的A股,虽然是熊市,也正是因为熊市,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比率处于历史最高水平,融资比率却处于历史最低水平。
3 融资和分红,孰高孰低
最后举个更具体的案例,也是大家实际能投资的金融产品,即最具有代表性的沪深300指数。
而且咱们做最保守的思考——把银行、证券和保险等高分红的金融公司去掉,也不考虑回购。
去掉金融股后,沪深300过去几年的融资和分红情况是这样的:
2021年,融资3616亿,现金分红5219亿,净分红金额1603亿。以总市值38.3万亿计,则净股息率为0.4%。
2022年,融资2535亿,现金分红8234亿,净分红金额5699亿。以总市值33.8万亿计,则净股息率为1.7%。
2023年,融资1472亿,现金分红7973亿,净分红金额6501亿。以总市值29.7万亿计,则净股息率为2.2%。
2021年牛市,净分红的绝对值和相对值都很低,应该保持谨慎。
这两年净分红绝对值和相对值都大幅提升,反而应该乐观。如果把金融股加回来,并考虑到今年年报的分红,指数的净股息率将会达到3%~3.5%。
这个数值就是历史最高值,也高于绝大部分存款和货基的收益。
最后特别声明,A股是否存在融资不合理的问题?我一直认为是有的,之前也写过好几篇文章抨击该现象。比如猪肉和新能源股的无序融资、无序扩张,导致行业过度内卷,股价持续低迷。(PS:这两个板块今天的猛涨,部分也是因为上述融资问题的反转。)
但从数据的角度出发,现在怎么都应该比历史更乐观,而非更悲观。
特别是,如果你在2020年~2021年各种乐观,现在却强行说融资的问题、说分红的问题,搞得很悲观。这显然是不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