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守银对2023年全市知识产权工作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就下一阶段及2024年度工作认真统筹全面谋划提出具体要求:一是“学思想、强党性”强化担当。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学以致用,学以增智,包容创新,服务发展,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二批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二是“补短板、强弱项”协同推进。各部门要增强大局意识,上下一盘棋,协同配合、统筹推进知识产权各项考核任务,确保年度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三是“一体系,一中心”提质增效。要认真做好第四批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终期绩效验收准备工作,高质量搭建好合肥知识产权的“四梁八柱”,紧紧围绕创新法务区建设,全面提升全市知识产权的公共服务水平。按照市委、市政府合肥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扩产业的要求,统筹好产业增设、人员招引、培训等工作,加快将合肥保护中心建成全力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在一体系一中心建设的基础上,围绕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不断推进运营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提质升级。四是“建设好、运用好”两个示范。利用好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和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契机,对照两个示范建设的任务要求,着力推动知识产权转移转化,加大知识产权金融供给规模和水平,加快推进商业秘密鉴定机构设立与区块链存证平台引进,加快出台《合肥市知识产权保护与促进条例》,赋予合肥市知识产权工作更多内涵,建成全国知识产权标杆城市。
创新创造量质齐升。2023年1-9月合肥市专利授权44607件;发明专利授权11595件,同比增长19.08%,预计全年发明专利授权将突破1.5万件。截至2023年9月,全市拥有有效发明64497件,同比增长25.10%,占全省有效发明总数38.88%。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68.1,同比增长25.0%。近两年合肥市连续获得中国专利金奖3项、中国外观设计金奖1项,获金奖总数达到7项。在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奖中,获中国专利银奖3项、优秀奖13项、中国外观设计优秀奖3项,单届总获奖项目数为参评中国专利奖以来最多。今年以来,推广应用专利导航成果45项。
运用效益着力提高。调整政策支持,将知识产权金融、知识产权转移转化纳入市财政重点支持项目。积极开展知识产权政策兑现工作,今年累计审核超过1500个主体2000个项目,预计全年拨付奖补资金将达7000万元。先后发行四单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助力创新主体融资5.315亿元。落地全省首单知识产权融资租赁业务,先后助力5家企业融资3450万元。
全链条保护持续加强。持续开展“铁拳”“蓝天”等执法行动,今年前三季度清理非正常专利申请9000余件。建成合肥市食药环知联合执法中心,侦破相关刑事案件146起,采取强制措施470人,涉案价值2亿元。完善知识产权“三合一”审判机制,积极引入刑事、行政法官参审知识产权刑事、行政案件,今年前三季度合肥知识产权法庭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1906件。
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运行以来,已完成主体备案1639家、代理机构注册625家;已为全市967家创新主体的6511件专利申请提供了预审服务,共计3950件专利快速获得授权,平均授权周期三个月以内。2023年1-9月份,共计有2536件专利申请通过预审后获得授权,其中发明专利获得授权2392件,占全市1-9月份发明专利授权总量的11595件的20.6%,助力全市发明专利授权总量提升近30%。
管理能力日臻完善。国家优势示范企业达94家、44家,今年新通过知识产权贯标企业209家。组织70余家单位开展试点工作,合肥波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已产生基于 ISO 56005 的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分级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报告。
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启用运营1万㎡知识产权大厦,遴选入驻近30家全国、全省优质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设立商标受理、专利代办、业务咨询、知识产权维权等职能窗口,打造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平台。建成省级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16家,商标品牌指导站近百家,(志愿)服务工作站4家;实现“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5家)+国家知识产权高校信息服务中心(1家)+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1家)”布局,打造多层次、全覆盖、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知识产权服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