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Items : 0
Subtotal : ¥0.00
View CartCheck Out

“海上特区”的特色审计——中国海油境外审计实践经验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一曲海纳百川、拥抱世界的奋斗赞歌在中华大地传唱,中国海洋石油工业的“新纪元”也随之揭开。

“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便是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成长发展起来的中央企业。从1982年到2022年,是中国海油向海而生、因海而兴的40年发展史,也是一部公司与全球伙伴风雨同舟、携手并进的对外合作史。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海上特区”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工业特行”,中国海油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努力当好扩大对外开放、保障能源安全、建设海洋强国的“践行者”和“答卷人”。截至2022年,中国海油的境外业务遍布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多个境外油气生产基地,境外资产占比超过40%。在深化国际合作、开拓海外贸易的背景下,中国海油持续加强境外审计监督,关注境外经营管理风险,实现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和境外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联合账簿审计:剔除不合理费用

中国石油工业的对外开放始于海洋石油工业。联合账簿审计伴随着中国石油工业对外合作开发海洋石油资源而产生,现已成为中国海油境外审计的亮丽名片。

1982年1月30日,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同年2月15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成立。公司成立当日,即开展了首轮油气资源开发国际招标。随后,中国海油与外方石油公司签订石油合同,通过国家赋予的海上石油对外合作专营权和其他优惠政策,率先与国际石油公司开展合作。

当时,我国海洋石油工业处于起步阶段,既无勘探开发设备、技术、经验,又无成熟的管理模式和人才,一些项目由外方石油公司担任作业者,中国海油担任非作业者。联合账簿审计按照合作双方签订的石油合同和国际惯例赋予非作业者权利,监督外方作业者按照石油合同规定进行各项石油作业,是石油工业国际合作中赋予非作业者维护自身利益的重要制度安排。

“近年来,中国海油积极贯彻落实国家‘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随着非作业者项目遍及全球,联合账簿审计也扩展到了全球。联合账簿审计通过对作业者开展审计监督,审查、核实、确认联合经营油气作业各项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外方作业者合规意识的提高,保证了合同的严格执行和国有资产安全。”中国海油党组书记、董事长汪东进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联合账簿审计为持续降本增效贡献了审计力量,‘十三五’期间,中国海油联合账簿审计剔除不合理费用、维护公司利益1.95亿美元。同时,通过各种审计管理建议,有效促进了作业者降低管控成本,提高了项目经济效益。”

中国海油海外审计中心审计人员与外方作业者就联合账簿审计剔除金额进行商议

联合账簿审计工作不仅扮演着维护国家和公司经济利益的角色,更是中国海油全面、系统学习西方石油公司先进管理理念和技术经验的重要工具之一。

1982年9月,中国海油与美国阿科石油公司和圣太菲公司签订了莺歌海盆地部分海域的石油合同。合同约定“作业者需要遵守中国海油制定的联合作业制度”,但那时中国海油乃至我国均未建立相关会计制度。联合账簿审计人员通过参考在审计中了解到的道达尔、ALF等公司资料,起草制定了我国第一份联合石油作业会计制度。

随着联合账簿审计的发展和成熟,中国海油根据油气资源合同和联合作业协议的通用条款,结合对非作业者项目的管控要求,制定了非作业者项目派驻人员履职情况检查指引。各非作业者项目主管单位协调进行自查,集团公司依托非作业者项目联合账簿审计进行现场审查,必要时对非作业者项目主管单位进行适当延伸,加强了对派驻非作业者项目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的审计监督,进一步促进落实作为项目非作业者的海油方“知情权、话语权、监督权、收益权”执行到位,提升非作业者项目管理能力和水平,有效防控境外资产管理风险。

中国海油内部审计人员在阿根廷某审计项目现场听取外方情况介绍

“联合账簿审计的实施并非一帆风顺,”中国海油审计部副总经理、海外审计中心主任郑永钢表示,“联合账簿审计经历了从被质疑到被认可的过程。由于不同国家、不同政体、不同文化下的合同合作模式千差万别,导致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联合账簿审计人员与公司海外业务同进步,凭借讲责任、讲奉献的精神,以专业的知识和态度逐渐赢得了外方的尊重。”

目前,中国海油累计与21个国家和地区的81家公司签订了228个对外合作石油合同和协议,累计引进外资超2500亿元人民币,成为世界上签署对外合作石油合同最多的公司之一。

2019年以来,中国海油开展联合账簿审计项目78个,非作业者项目按石油合同约定实现了审计全覆盖。

境外专项审计:防风险、促合规、提质增效

从1982年中国海油顶着各方质疑与国外石油公司签署第一份海洋石油对外合作合同,到现在海洋石油成为中国吸引外资最多的行业之一。

从由于缺乏设备、技术而不得不与国外石油公司签订合同并由其担任作业者,到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勘探、钻井、测井装备和先进技术,开展自营勘探开发。

⋯⋯⋯⋯

中国海油用40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石油公司百年的发展历程。

2020年,中国海油境外石油液体产量135.1百万桶,境外天然气产量208.7十亿立方英尺,境外合计产量172.4百万桶油当量,占公司总产量32.6%。境外海洋石油作业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对境外专项审计提出了更高要求。

“近年来,中国海油围绕公司国际化战略,抓住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专项审计,促进防控境外经营管理风险与合规运营,提高了境外资产效益,实现了开放条件下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海油国际境外上游管理绩效专项审计、海油有限境外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情况专项审计等项目,揭示了国际化经营和境外投资项目管控风险;专业公司重大境外投资项目专项审计,揭示了项目管控中存在的资金管控、合同执行方面的问题;境外贸易合规专项审计、境外企业内部控制专项审计等重点项目,聚焦境外经营投资立项、决策、签约、风险管理等关键环节及销售贸易管控等重点领域,提升了国际化经营水平。”中国海油海外审计中心副主任田伟介绍。

中国海油内部审计人员疫情期间通过远程方式开展审计

境外专项审计是中国海油紧扣国家最新政策要求及集团公司工作部署的重要制度安排。其中,境外上游管理绩效专项审计和境外经营风险专项审查作为具有代表性的境外专项审计项目,促进了中国海油不断提升境外资产效益,维护了境外资产安全。

针对无法实施境外公司外籍管理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的现实情况,中国海油开展境外上游管理绩效专项审计,从管理绩效指标入手,合理确定审计目标与审计内容。通过对所属境外公司经营业绩指标管控情况的审查,深刻揭示造成相关单位经常性意外停工、作业者执行不力及新项目获取能力不强等问题的主要原因,并对设备设施及采办管控等问题提出针对性整改建议,同时按照集团管理层“加大境外项目的管控力度,科学制定KPI考核指标”等要求强化问责机制,实现了“查问题、提效益、促发展”的审计目标。

绩效目标的实现有赖于风险的防范。在中国海油扬帆出海、全方位对外开放的背景下,为全面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强化境外审计监督的要求,不断拓展境外审计覆盖面,中国海油开展了境外经营风险专项审查。集团公司对海外经营投资项目和境外公司开展了全面的风险梳理,制定了境外各区域审计项目三年滚动规划,加大对重点项目、重点风险领域的跟踪审计力度。重点经营投资项目和重要境外企业做到了一年一审,确保应审尽审。

例如,通过对主要业务流程、重要资产的重大风险点进行识别,对境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或薄弱环节进行深入审查,揭示了境外公司非作者项目管控不足、合同执行不严等一系列风险,以专项审计风险提示报告的形式提请集团公司管理层关注,为化解公司境外资产重大风险提供助力,保障公司境外资产健康高效发展。

2019年以来,中国海油开展境外专项审计项目11个,年均海外资产覆盖率达85%。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