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Items : 0
Subtotal : ¥0.00
View CartCheck Out

山东省审计厅开展省管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后评估工作实践探索

审计项目后评估是推进研究型审计、完善绩效管理与考核机制、推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全面反映审计项目实施效果、系统提升审计项目整体效益、持续深化审计成果开发利用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山东省审计厅立足经济监督定位,聚焦主责主业,以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审计质量为目标,深入开展审计项目后评估,算好效率账、效果账、效益账,为后续审计项目开展提供参考借鉴。特别是2022年,该厅集中全省300余名审计人员力量,采取与省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巡视同步联动的方式,组成18个审计组,对4市14县的省管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审计,并探索开展了审计项目后评估工作,为后续做好相关工作积累了经验。

                                                                                               规范程序 明确标准

在“怎么评”上加强科学设计,既推动项目实施处室查摆不足、直面问题,激发立行立改的内生动力,又多角度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精准“画像”,横向对比找差距,更好促进全过程各环节瞄准问题,补足短板。

制订方案,细化流程。制订审计项目后评估实施方案,按照“客观公正、聚焦问题、成果导向、分工协作”原则,立足总结推广经验、分析查摆问题、研究改进措施、补齐短板弱项、优化项目管理的目标定位,以项目实施为主线,组织开展后评估工作。方案明确了评估重点,涉及投入产出、审计质量、审计成果、督促整改等4方面8项具体内容。细化实化评估指标和操作流程,界定各方面评估主体的责任分工和评估方式,列出时间表、任务单和路线图,从组织领导、协作配合、压实责任、时限要求、结果运用等方面提出措施要求,保障后评估工作顺利实施。

开展复盘,剖析问题。项目结束后,实施处室第一时间组织参审人员从审计思路、问题查证、定性处理、成果开发等方面进行总结,通过自我检视、自我反思查摆差距和不足。在此基础上召开专题会议,对项目开展全程检视,从统筹谋划、现场组织、资源配置、重点落实、问题核查、质量控制、服务宏观决策等方面进行复盘,着重梳理数据分析思路的科学性、审计调查取证的充分性、分级质量控制的有效性、问题定性处理的准确性,以及审计实施方案的完整性和可操作性、审计重点事项的完成情况,全方位梳理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科学评判,总结经验,形成审计项目总结报告,发挥纠错纠偏作用。

各司其职,量化分析。按照密切协作、共同推进的原则,组织各职能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结合平时掌握情况,围绕重点指标形成评估分析材料,逐项填写后评估情况统计表,综合各方面信息,确保评估结果客观公正。项目管理部门负责评估工作量投入产出情况,分析投入产出是否匹配、资源配置是否合理等;审理部门结合项目审理、质量检查,评估审计方案和审计报告质量情况;经济责任审计部门从专业角度评估审计评价和责任界定质量情况;成果信息管理部门负责评估审计成果开发利用情况;财务部门负责评估经费投入产出以及分析经费支出绩效等情况;整改职能部门负责评估移送事项、问题整改等情况,牵头汇总各项目评估分析情况,形成各项目后评估报告和汇总报告。

                                                                                               突出重点 抓住关键

在“评什么”上周密考虑,坚持成果导向,将质量控制、成果开发、整改成效等情况作为约束性指标进行重点评估,将投入产出情况作为参考性指标进行测评,在规避审计质量风险的同时,重在引导各项目做大成果、放大优势、打造特色,不断提升评估的客观性、专业性、准确性。

评估质量控制,有效化解风险。审计工作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审计质量这一“生命线”。坚持问题导向,以项目后评估为契机,对照优秀审计项目评分标准等,对18个审计组开展质量控制情况评估分析,关注审计全流程各环节,系统梳理质量风险点,以项目后评估倒逼审计质量提高。一是审理部门评估审计实施方案和审计报告质量情况,重点查看审计证据是否合法充分,审计报告是否内容完整、要素齐全,反映问题是否事实清楚,是否聚焦被审计地区发展实际、资源禀赋以及领导干部履职特点进行精准“画像”;查看审计结论是否客观公正,问题定性和处理是否恰当,提出的审计建议是否具体明确、切实可行。二是经济责任审计部门评估审计评价和责任界定质量情况,重点查看审计评价是否突出履职特点,是否存在评价依据不足、评价与审计发现问题相矛盾等情况。例如,此次评估发现,有的项目没有综合考虑相关问题的历史背景、决策过程、性质、后果等因素,有的项目责任界定不够精准。

评估成果开发,提升审计质效。审计成果是有效发挥审计监督作用的重要体现。此次后评估着重分析审计成果被领导批示情况、审计信息被上级采用情况、审计移送事项受理情况等。评估发现,在成果开发利用方面,存在对党委和政府重大政策研究不够深入、重大信息选题不够精准、信息挖掘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有的项目信息开发周期长,时效性不够强,移送问题线索时机把握不到位、分析研判不深入,未形成有价值的审计成果;审计组之间的有效共享和综合分析研判机制不够健全,没有把具有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贯通起来分析;有的审计专报主题不够突出,在服务宏观决策上缺乏全局性、前瞻性和创新性。

评估整改成效,督促对账销号。审计整改是发挥审计监督作用的重要一环。整改职能处室运用审计整改督查系统,对18个项目整改期限内的整改任务完成情况、意见建议采纳情况、制定出台的制度办法等进行归纳、比较和分析,查找影响整改率的关键“症结”,重点分析各审计组是否严格落实法定期限内的整改督促检查责任,是否准确完整填报整改台账并及时导入整改督查系统。评估结果显示,审计期间,审计组促进边审边改、立行立改,整改问题57项,实现增收节支、盘活存量等20余亿元,整改期限内问题整改率达到85%以上。职能处室认真检查整改情况,推动整改落地落实,确保整改结果真实、完整、合规。评估也发现,审计发现问题整改仍存在突出矛盾,有的被审计单位整改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有的问题整改措施不具体、不细化,整改成效不明显。

评估投入产出,反映整体效果。山东省审计厅紧扣“性价比”这一关键要素,系统分析项目投入产出情况,全面、客观反映审计项目实施效果,揭示投入产出比不协调的问题。一方面,将投入工作量与审计查出违规问题金额、管理不规范问题金额、损失浪费金额、非金额计量问题个数等成果进行比较,分析审计项目间的差异程度、投入产出是否匹配、审计资源配置是否合理、是否达到人力资源配置最优等,促进审计组更好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实现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将各审计组外勤经费、聘用人员经费等支出情况与审计成果指标进行比较,评估项目经费支出的绩效情况。

                                                                                               运用结果 释放效能

在“怎么用”上广开思路,强化评估结果系统性应用,重点针对评估出的问题和短板,提出对策建议,发挥“指挥棒”和建设性作用,进一步推动整改、完善制度、改进工作。

考核绩效,提示预警。经过复盘辨析、多方评估、系统分析等流程,18个项目经历了一次全方位“透视扫描”和“体检问诊”,既为人事部门开展机关绩效考核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又为各处室查漏补缺、提高质量打开了突破口。例如,针对有的审计组审计成果质量不高的短板,2023年年初,山东省审计厅以“审计大讲堂”的形式,坚持查真相、说真话、报实情,从审计统计指标分析的角度,深入解读统计指标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对审计干部提出改进要求,并从2023年起,逐月公布各处室主要审计统计指标情况,督促审计干部树牢成果意识、责任意识。

改进思路,加强管理。此次后评估工作揭示和反映了绩效管理、组织实施、质量管控、成果开发等方面的问题隐患,折射出部分审计人员在项目谋划、专业能力、职业精神、成果共享等方面的短板和不足,为推进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在2023年全省审计工作会议上,山东省审计厅提出抓住“两个关键”,即一手抓提质、一手抓增效,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益。提质方面,高质量做好业务管控、成果开发,细化各环节各岗位各人员责任,加强对审计资料的系统化、条目化处理;增效方面,加大审计质量检查和创建优秀审计项目力度,完善项目后评估机制,实施审计整改全口径、全周期管理。

建章立制,堵塞漏洞。此次后评估工作围绕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展开,指出了工作方案制订、与巡视组联动、做实研究型审计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为组织同类型审计项目提供了借鉴。针对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山东省审计厅就加强和规范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作出部署,出台《省管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流程(试行)》,将项目分成审前准备、审计实施、审计报告、结果反馈、结果运用等5个阶段38个环节,推动全链条、系统化规范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制订省直部门主要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方案,对审计目标、基本原则、重点内容、组织安排等事项进行细化实化,对突出审计重点、严格现场管理、提高审计效率等提出新要求,做到“一审多项”“一审多果”“一果多用”。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