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Items : 0
Subtotal : ¥0.00
View CartCheck Out

以新标准推进新时代审计事业实现新发展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十四五”规划宏伟蓝图的推进实施,需要审计机关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在推进审计工作的高度、深度、广度、力度和创新举措上确立标准,推动审计工作政治属性更加坚定、监督体系更加完善、人才队伍更加夯实、创新举措更加有力,从而适应发展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的需要。

牢固树立政治机关意识

不断提升审计高度

 

在落实“两个维护”上提升高度。审计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首要任务就是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对审计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要求,带头做到“两个维护”,要进一步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切实把党中央要求贯穿谋划审计工作、履行审计职责、实施审计项目全过程,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在审计实践中,必须善于用政治眼光观察和分析经济社会问题,对审计中的具体事项、具体问题要从“两个维护”的角度思考、分析、研判;善于从典型性、普遍性、倾向性问题中发现政治端倪,在经济监督中体现政治导向和政治要求,既要做专业上的内行人,更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在谋划审计工作上提升高度。要增强自觉融入大局、主动服务大局的意识,聚焦党中央决策部署实施审计,深刻领会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政治意图、战略谋划和实践要求,重点研究立项背景和立项依据是否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与中央、省、市各项重大决策部署、重要工作安排、重点建设项目、重点民生领域等紧密结合。同时,在谋划审计工作时要切实找准审计监督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以高质量审计护航高质量发展。聚焦发展、安全、改革、民生、法治等中心工作,将推动中心工作与审计业务深度融合,以前瞻性眼光统筹谋划建构审计项目库,大力推进研究型审计,科学确定审计重点,积极推动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

在提炼审计要情上提升高度。审计要情是审计部门与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审计发现的一些重大苗头性问题、提出的意见建议等,往往都通过审计要情第一时间上报,成为领导决策、了解审计工作动态、把脉中心工作的重要信息来源。撰写审计要情也是梳理审计工作重点的过程,必须找准站位、找准角度,深入思考、分析审计要情是否满足党委、政府要求,是否对稳定社会、保障发展、促进转型等发挥建设性作用,能不能服务领导宏观决策。要深刻分析审计发现问题的成因,找准问题的关键点和着力点,提出针对性强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审计要情成为连接审计与党委、政府的有效途径,不断促进审计成果转化。

提升揭示重大问题能力

不断增强审计深度

 

在宏观整体上增强深度。研究型审计是新形势下为提升审计质效、增强审计深度而采用的科学高效的审计思维和审计方法,审计实践中运用好研究型审计思维能有效促进提升揭示问题的能力。审前要做好政策性研究。充分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制订科学具体的审计实施方案,结合以往年度被审计单位发现的典型性、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及整改情况,对被审计单位的主要特征、政策执行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重大风险等进行研究,能有效地揭示体制机制性障碍和防控风险,为审计精准施策打下基础。审中要做好趋势性研究。认真分析研究审计发现的问题,既要分析问题数量的变化,又要研究涉及金额的变化,还要深入研究分析周期性、重复性发生问题的频率,从趋势变化中探寻问题发生的根源,不断增强审计的深度。审后要做好整改性研究。在综合分析研判问题轻重和风险程度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屡审屡犯的问题,既能杜绝“治标不治本”式的浅显整改,又能促进“在问题中发现问题”,切实发挥“治已病、防未病”的“经济体检”作用。

在问题导向上增强深度。审计工作以往多针对具体、微观层面的单个事项、单个项目、单个行为,发现和揭示的问题能有效地促进微观问题的解决或改善微观治理。审计应在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的基础上,深入揭示重大政策措施落实、重大投资项目建设运营、重大经济风险隐患、重大廉政风险和权力运行不规范等问题,要从微观层面上升到宏观层面,善于从发现的经济问题中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主要矛盾,深层次分析问题,从而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提出审计整改建议,促进各级领导干部规范用权和部门单位规范运作。

在审计研究上增强深度。审计监督的关键在于直击问题要害。要坚持问题导向找准切入点,精准发力,以重点、难点问题为切入点和着力点,梳理规律特点,着力揭示体制障碍、机制缺陷和制度漏洞。要做到敢于揭示问题、善于揭示问题,严肃查处重大违法违纪、重大损失浪费、重大风险隐患等问题,揭露以权谋私、失职渎职、贪污受贿等违法犯罪问题。抓住问题关键、查深查透,动真碰硬、一查到底。切实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更好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聚焦主业拓宽审计视角

不断拓展审计广度

 

在审计项目上不断拓展审计广度。要把坚持和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落实到审计项目全过程、各环节,将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作为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立足经济监督主责主业,围绕发展、安全、改革、民生、廉政、生态六大重点领域,整合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等力量,实施一批具有全局性、基础性、保障性特点的审计项目,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审计监督体系,以扎实有效的审计监督服务经济发展、促进重大政策措施落实、保障财政资金安全高效运行、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领导干部规范用权,实现审计全覆盖纵向与横向相统一、有型与有效相统一、数量与质量相统一。

在促进部门履职尽责上拓展审计广度。新形势下国家对经济监督的要求不断提高,审计目标必然要从查错纠弊发展到综合绩效评价,从传统的财务审计转变为绩效审计。绩效审计既要抓住资金运行的“主线”,又要抓住经济活动的“辅线”,透过资金运行的表象,查找职责职能、体制机制、方针政策等实质问题,在关注真实性和合法性的基础上,突出决策绩效评价、资金管理使用绩效评价和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等绩效评价,为被审计单位提供有针对性的审计建议,发挥绩效审计的“增值”作用。

标本兼治狠抓审计整改

不断加大审计力度

 

在谋划融合监督上加大审计力度。审计机关虽能“把脉问诊”,但不能当“全科医生”。在推动工作发展的过程中,审计既要发挥好自身职能作用,也要推行建立完善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巡视巡察、人大监督等各类监督融合贯通联动机制。只有加强各类监督交流合作,发挥审计监督和其他监督的互补作用,审计整改工作才能取得实效。

在维护经济安全上加大审计力度。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是审计机关的重要任务,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战略意义、丰富内涵和现实任务,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清醒认识面临的严峻形势,增强保持深度忧患和风险意识。审计实践中应深入开展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查漏洞、补短板,强基础、保安全,紧紧围绕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各项任务,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发挥更大作用。

在推动健全完善长效机制上加大审计力度。揭示问题不是审计的根本目的,要处理好查问题和促整改、“治已病”和“防未病”、治当下和管长远的关系,做到一体谋划、一体落实,增强审计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审计实践要把问题查深查透,推动各部门单位健全长效机制,发挥制度管长远、管根本的作用,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规范运行。在推动问题整改方面,要及时研究经济社会运行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提出完善长效机制的意见建议,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衔接配套。

坚持科技强审

不断创新审计方式方法

构建大数据审计工作模式。积极主动适应大数据时代对审计资源、审计思路、审计方式方法等带来的变革,研究大数据环境下开展审计工作的新特点、新变化、新要求,积极实践、不断探索,推动形成高效的大数据审计工作模式,形成由审计机关主要领导牵头、分管领导负责、各业务科室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大数据审计团队在数据采集、数据整理、数据转换、数据分析、成果梳理中的作用,通过上下联动、有效衔接,实现协同作战、资源共享,切实发挥整体合力。

打造大数据审计精品项目。以大数据审计精品项目为示范,引领大数据审计向纵深发展。将大数据审计融入审计全过程,将大数据技术与审计业务深度融合,不断提高大数据审计的覆盖面、精准度。将审计目标落实到数据分析中,开展多种形式、多种类型的数据关联比对分析,揭示深层次问题,进一步提升审计质效。

培育大数据审计发展平台。坚持科技强审导向,增强全员参与意识,推动科技强审在审计系统落地见效。组织开展优秀大数据审计项目评选,加强对审计机关大数据审计工作的交流指导,征集大数据审计案例和方法,交流推广大数据审计经验。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