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我们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作为实施经济监督的专职机关,审计机关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是职责所在、使命所系,要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定向导航,深刻把握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以思想转变为先导,以工作实践为主导,以干部队伍为支撑,奋力推动新时代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着力在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中更好发挥审计“经济体检”作用。
首先要在思想观念上“求变”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审计人员应深刻认识到推进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然性,聚焦形势新变化,把握任务新要求,持续加强跟进学习和研究落实,真正把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内化为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以思想“破冰”引领工作“突围”。
聚焦政治要求“求变”。审计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部署要求是首要政治责任。进一步强化政治意识,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推进新时代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中蕴含的政治属性,立足“审计监督首先是经济监督”定位,体现政治导向,站在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以高质量审计成果践行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落实好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服务好地方工作大局。
着眼发展大势“求变”。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审计机关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必须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格局来审视审计的职责使命,本着对全省发展大局和发展历史负责的态度,紧紧围绕解决全省发展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通过高质量审计监督,及时、全面、深入地抓住发展过程中的痛点、堵点、难点,全力服务保障好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
立足自身建设“求变”。当前,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对审计工作给予高度信任和支持,社会各界对审计工作寄予很大期待,审计机关以高质量审计成果回报党委和政府的信任、回馈社会各界的期待。应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以审计工作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倒逼强化自身建设,下功夫补齐短板,以自身建设提升推动审计工作提质。
关键要在具体工作上“求实”
坚持以服务发展大局为目标,以工作实践需要为导向,严格落实研究型审计要求,推进“谋”“查”“改”相结合,严守审计质量,提升整体效应。
突出“谋”的靶向性,切实把准审计重点方向。把准方向、抓住重点,审计监督才能有的放矢,真正发挥“治已病、防未病”的作用。一要心怀“国之大者”谋。精准聚焦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各项新部署、新要求,深刻领会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政治考量、战略谋划和实践要求,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细化为工作举措,从而在谋划和实施审计监督工作中把准方向、抓住重点。二要聚焦“省之大情”谋。自觉把审计工作融入地方发展大局和中心工作,找准找实审计发挥作用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从当前贵州审计工作看,应始终聚焦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和“四区一高地”主定位,全力以赴推动高质量发展,切实把省委、省政府相关工作部署具体化、项目化,确保审计监督谋在点子上、审在关键处。三要立足“审计资源”谋。在谋划审计项目时,充分正视审计资源配置,把有限的审计资源聚合到推动高质量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促进权力规范运行等方面上来。
突出“查”的精准性,深入全面揭示问题隐患。揭示问题是审计的基本职责,发挥审计“经济体检”作用,关键要在“查”这一环节下功夫,为后续“靶向治疗”打好基础。一是强化学习研究。深入研究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认真学习审计对象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预算盘子、改革方向等,精准掌握政治要求下的政策安排,弄明白政策安排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项目、资金,把政治意图、政策部署、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等贯通起来审视,精准“靶向”、对标“检视”,充分厘清审计思路、把握重点要求,有针对性地制订切实可行的审计方案,有的放矢地开展审计监督。二是抓好审计实施。牢固树立“有问题没发现是失职、发现问题不报告是渎职”的意识,压紧压实审计牵头部门和审计组“第一关口”责任,沿着“政治—政策—项目—资金”这条主线,高度关注政策怎么落实、项目怎么安排、资金怎么使用等,深入挖掘和分析审计发现的各种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精准高效地深入揭示问题。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各类问题,要适时召开业务会进行研判,对于重大问题线索,要迅速组织精干力量深挖细查、审深审透。三是从严管控质量。牢固树立审计质量“生命线”意识,强化全过程审计质量管控,确保审计质量过得硬、靠得住。善于运用历史的视角、发展的眼光和辩证的思维看待和分析具体问题,审计取证、问题定性务必充分恰当、深入准确。对性质复杂、后果严重的问题,积极探索建立现场审理机制,审理部门提前介入开展研判和指导。做好审计报告“深加工”,力求客观公正、重点突出、表述清晰、语言平实、格式规范。
突出“改”的严肃性,着力管住当下、见效长远。坚持把揭示问题与推动解决问题、服务宏观决策统一起来,扎实做好审计监督“下半篇文章”。一是坚持高位推动抓整改。充分发挥党委审计委员会对审计领域重大工作的统揽统筹作用,把审计整改工作放在工作大局中统筹谋划,适时做好整改研判,建立起审计整改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体系。抓好审计整改制度设计,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长效机制的意见》和地方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结合实际对相关机制制度作出修改补充和完善,进一步强化审计整改制度保障。二是全面压实责任抓整改。各被审计单位应认真履行整改主体责任,根据审计反映的问题,逐项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细化落实整改措施,推动问题限时整改清零。各主管部门应从严履行监管责任,既要针对具体问题加强整改督促,更要研究本行业、本领域存在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制度,推动既管住当下,更见效长远。三是从严督促检查抓整改。强化动态跟踪调度,适时组织力量深入被审计单位实地督促指导,确保问题整改结果见人见事见物。同时,强化审计监督与党委政府督查、纪检监察、人大监督、司法监督、巡视巡察等各类监督的贯通协同,把审计整改纳入各类监督常态化关注内容,进一步凝聚审计整改强大合力。坚持把推动审计整改与服务宏观决策结合起来,根据审计整改督促检查情况,及时向党委、政府提出建议,更好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
重点要在干部队伍上“求强”
高质量发挥“经济体检”作用,关键要有一支政治过硬、专业过硬、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作为支撑。聚焦新时代审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应按照突出重点、梯次培养、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大力加强审计干部队伍建设,着力为推进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强基固本。
坚持在培训实践中提升能力。坚持专题培训、以审代训、全程研训“三训联动”,不断提高审计干部能查能说能写本领。更加突出“训以致用”的鲜明导向,注重在干部思维、视野、理念和方法上加强引导。坚持把实践作为“第一跑道”,把项目作为“主练兵场”,让审计干部特别是青年干部在工作实践中钻研方法、积累经验、增长才干。立足审计全过程研究思考,把工作中零散的、片面的实践经验,通过体系化、系统性的总结提炼,上升为理论方法和制度成果。
坚持在干事创业中选人用人。立足审计实践需要,更加突出政治导向、目标导向,坚持“内培”和“外引”相结合,在审计实践中大力培育领军人才。树立选人用人的正确导向,大力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氛围,让有为者有位、能干者能上、优秀者优先,让具备真才实学、勤于干事创业的人“有用武之地”。不断优化人才培育机制,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大力推进审计干部跨层级、跨领域的交流配备,积极构建形成内外畅通、上下贯通的干部交流体系,不断激发审计干部队伍的整体活力。
坚持在工作实践中改进作风。始终保持客观公正的工作立场,坚持查真相、说真话、报实情,切实把敢审敢严、真审真严体现到每一个审计项目和每一名审计干部的一言一行上。始终坚持真抓实干,狠抓拖沓散漫、消极作为、工作粗糙等作风顽疾,引导形成靠实干立身、凭实绩说话的鲜明导向。始终坚持廉洁从审,教育引导全体审计干部严守纪律规矩,自觉筑牢廉洁从审的思想防线,心存敬畏、行有所止,确保干成事、不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