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Items : 0
Subtotal : ¥0.00
View CartCheck Out

坚持系统思维 不断开创高校审计工作新局面

山东是教育大省,高校规模居全国前列,在现代化经济强省、文化强省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按照山东省委、省政府部署,近年来,山东省审计厅坚持系统思维,主动对接、积极融入、科学布局,纵深推进高校审计工作,实现审计监督与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为促进高校优化结构、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和管理体系建设提供服务和支撑。

谋篇布局强引领   精准发力抓重点

做实审前调研,锚定审计重点。针对高校审计工作点多面广的实际情况,坚持研究先行,充分利用和借鉴以前年度审计成果、巡视结果、信访处理结果等,吃透高校改革和发展政策,深入教育、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开展调研,全面了解山东省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现状、重点任务目标,以及面临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围绕政策、资金两条主线,聚焦相关重大改革部署和教育政策落实、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高校治理能力和水平提升三个重点层面,以经济责任审计为主体,融合开展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审计的高校审计总体思路。

聚焦工作重心,确立重点专题。结合国家重大教育政策和省委、省政府关于高校工作的阶段性目标任务,研究和选取一批重点事项作为专题予以重点审计,更好服务宏观决策。如2021年,聚焦推进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落实人才引进政策、高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等情况开展审计;2022年,聚焦高校专业设置对接地方经济发展、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绩效、合作办学管理等情况开展审计。审计过程中,融合实施高校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审计等,实现“一审多果”。如在2021年省属本科高校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中,融合开展人才政策贯彻落实及资金绩效情况审计调查等审计项目,取得较好成效。

量身定制方案,做到有的放矢。立足省属本科高校、高职院校自身特点,细化制订具体审计工作方案,确保审计项目各有侧重、突出特点。如在关注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国有资产管理、学生权益保障及就业创业、资金管理使用和效益等基本情况的同时,在本科高校审计中重点关注学科建设和专业布局、人才管理服务和考核、科研项目管理和成果转化等情况,在高职院校审计中重点关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学生实习实训条件保障等情况。为确保审计工作有的放矢,工作方案对重要审计事项查证过程予以细化,列举可能存在的情形情况和问题风险,形成包含常见问题、审计所需资料、审计步骤和方法、审计法规依据等要素在内的审计操作指引,形成《普通高校审计常用制度文件汇编》《职业教育改革政策审计制度文件汇编》等资料,为参审人员提供精准指引和服务。

统一实施强协同   科学管理提效能

强化力量整合,打造专业团队。坚持系统观念,加强统筹谋划,打破层级和处室界限,在全省范围统筹审计资源力量,打造“1+2+N”专业化高校审计团队。“1”即山东省审计厅教科文卫审计处,负责牵头谋划、统筹协调高校审计项目,制订统一的审计实施方案、操作指引等,汇编政策法规资料,组织审前业务培训,开展前期数据分析等。“2”即山东省审计厅两个派出审计处,负责高校审计项目实施工作。“N”即市县级审计机关和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参与高校审计具体工作,成为强大后备力量。整合后的高校审计团队可供调配人员达到320余人,从“单打独斗”变成“团队作战”,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如2021至2022年,累计选派6批高校内部审计人员交叉参与相关审计项目,通过“以审代训”,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人员熟悉高校工作情况等优势,助力提高高校审计质效。

高效协同协作,发挥集约效应。坚持集中进点、同步实施、团队作战模式,将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预算执行审计项目深度融合,广泛运用问卷调查、审计谈话、实地核查等方式,全面了解情况,挖掘问题线索,不定期调度各审计组工作开展情况,对审计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及时研究解决措施。定期开展现场督导,着力解决审计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适时调整完善审计方法路径,最大限度拓展审计覆盖面,提高审计成果利用率。如一些审计组将发现的高校学生就业数据、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其他审计组共享,帮助其开拓思路,精准揭示普遍性、典型性问题,进一步放大监督成效,为后续开发审计成果夯实基础。

坚持科技强审,提高审计效率。运用审计信息化建设最新成果,坚持数据先行、以用为本,加大数据分析和非现场审计力度,助力现场审计提质增效。现场审计开始前,组建数据分析团队,开展编制数据审计目录、接收被审计高校数据资料、数据转换和分析等工作,加强高校内部信息数据之间、高校与主管部门之间、行业数据之间的综合比对和关联分析,快速整体把握、发现疑点。审计实施过程中,运用数据综合分析与现场调查取证深度融合模式,及时向审计组提供分析结果,下发疑点问题线索,统一核查标准口径,有效缩短现场核查时间。如通过比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单位信息与社保数据,发现某高校400多名毕业生未实际到相关单位工作,就业数据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等问题。

开发成果拓效益   系统整改重治本

强化成果意识,加强成果挖掘。将成果导向贯穿高校审计工作全过程,做到审前谋划成果、审中捕捉成果、审后挖掘成果。在审计实施过程中,紧密结合国家和山东省层面的最新决策部署等,开发整理审计成果,及时报送审计发现的共性问题及高校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如针对《山东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相关部署安排,对省属高校合作办学开展情况给予重点关注,编发《省属高校合作办学存在问题亟需关注解决》专报信息,省领导做出批示,推动相关部门出台《山东省高等学校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办法》,推动提升校企合作质量和协同育人水平。审计项目结束后,集中组织撰写审计报告,开发审计成果,对各审计组发现的共性问题进行汇总加工、提炼分析,串联点上的问题,反映面上的总体情况,形成审计专报,深入挖掘分析问题背后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制度性漏洞,为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推动问题解决。如通过对9所省属本科高校审计情况开展研究分析,形成《关于省属高校人才政策落实及资金绩效审计调查情况的报告》,揭示和反映人才管理统筹推进、收入分配激励措施落实、鼓励科研人员创新措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构建政府主导的人才服务平台、加强工作调度指导、健全完善人才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等建议。2021至2022年,有6篇高校审计成果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批示。

准确问题定性,提升审计公信力。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坚持揭示问题与促进发展、坚持原则与区别对待、坚守底线与审慎评判相统一,严把审计质量关,确保审计结果客观公正。如针对某高校特殊教育学院成立的养生推拿中心坐支劳务费等问题,该高校以关闭养生推拿中心“一刀切”方式完成整改。审计人员经进一步核实了解,养生推拿中心作为特殊教育学院实训载体,为在校视障学生提供了实践教学和勤工助学机会,本着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原则,认可了学校开设养生推拿中心的做法,并与学校协同规范养生推拿中心财务管理,保护了师生积极性。坚持统筹兼顾、服务大局,对高校实践探索中的典型经验做法及时予以反映。如审计发现齐鲁工业大学在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方面的一些举措独树一帜、效果显著,及时对该校在预算管理体制、人才引进培养模式、产教深度融合发展等方面的创新做法,在全省予以推广。

促进行业联动,推动系统整改。坚持边审边改,审计中加强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交流,对能够立即整改的问题,要求被审计单位即知即改。出具审计报告后,召开审计发现问题通报会,向被审计单位集中反馈审计查出的问题,明确整改要求和整改时限。同时,加强对整改工作的指导和督促,要求明确具体牵头部门,细化整改措施,压实整改责任,推动整改到位。坚持源头治理,增强审计整改工作的前瞻性和针对性,在“点上查、面上改”方面下功夫,推动高校行业联动整改,做实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2020年10月,山东省审计厅、省教育厅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省属本科高等院校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联动机制的意见》,明确每年联合通报审计查出的共性问题和审计建议,将审计整改情况列入绩效考核,对整改不力的高校负责人进行约谈,推动做深做实高校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2021年4月,省审计厅联合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召开全省高校财务工作视频会议,向高校负责人集中通报审计发现的共性问题,及时跟进督促问题整改情况。2022年,针对12所高校审计中发现的合作办学、后勤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通过审计信息形式向省委、省政府反映,并获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针对审计反映的问题,推动高校全面整改,印发《关于开展高校重点领域廉政问题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关于开展高等学校专项内部审计工作的通知》,组织全省高校开展自查自纠,推动以点带面、查漏补缺,确保整改工作取得实效。

Leave a Reply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