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Items : 0
Subtotal : ¥0.00
View CartCheck Out

绩效评价报告质量控制措施

绩效评价报告质量控制措施

(一)质量控制的难点。

质量控制是保证评价报告质量的直接手段。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往往是一个大类的支出,涉及的资金使用单位较多,同时出于项目数量和时间限制的要求,直接面临的一个难点就是在有效的时间内,如何保证不同评价人员保持一致性的质量标准。

(二)建立全过程的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质量控制体系

(1)评价前期阶段的源头控制。

基于质量控制的目标,在评价前期准备阶段主要任务是:动员部署评价工作、制定评价的实施方案,整理有关资料。其中:制定评价工作方案,过程要民主公开,要充分吸纳理论专家、主管部门和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建议,内容全面,方法有效,操作可行。提高第三方机构的评价能力,加强理论与实务培训、加强操作和专业技能培训、加强基础数据收集和书面评审能力培训,优化第三方评价组织的人员结构。

1)制定评价技术方案,保证评价工作中的质量标准统一

评价技术方案,主要包括如下内容:对评价目的的介绍;对评价范围的界定;对现场调查和抽查的要求;对评价方法的选择;对评价报告体例的确定;对工作底稿的设计;对评价标准的计算标准;对各项评价指标对应的信息资料要求;规范定性分析的内容;满意度调查的方式、数量等。

2)组织培训,提高评价人员素质

评价人员的素质决定了整个绩效评价结果的工作质量。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的组织实施是一项技术性和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同时又是一项严谨的工作。它要求评价人员具备较高的素质条件: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熟悉国家和相关部门的方针、政策;具有基本的公共管理、财务会计、数学统计及法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熟悉财政资金绩效评价指标模型,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坚持原则,秉公办事。通常,较少有评价人员完全具备这些综合素质和能力,那么就需要对他们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和能力以减少评价中的人为的非正常的误差。具体的培训内容包括:培养正确的态度,提高对绩效评价原则、目的及其意义的认识;提高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了解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和方法、文件资料和数据的处理方法、专用工具与设备的使用技术等。

(2)评价实施期质量的控制。

绩效评价是一个建立评价组织机构、选择评价方法、配置评价资源的计划、领导、指挥、执行、反馈、修正的过程。要使评价发挥真正的作用,就应该对评价过程实施实施全方位的质量控制,具体包括真实性、规范性、科学性和合规性控制。

1)真实性控制,指标数据来源要客观、科学并可核实,同时能够相互印证,便于监控。对资金使用单位提供的文档记录等信息进行核对,保证与原始资料保持一致;对资金使用单位提供的数据信息,要调查核实数据来源,并借助专业机构出具的权威报告,减少人为因素的主观判断;对定性资料要借助现场访谈、调研及网上收集的相关资料等进行验证。

2)规范性控制,评价工作应该按照事先制定的评价方案按部就班的进行,不随意更改评价流程和标准,维护评价工作的严肃性和稳定性。在评价流程上,尤其是现场评价程序不得删减,履行实地调研、现场面谈、验证核实等程序,避免绩效评价流于形式;对技术方案中制定的评价标准、报告体例、底稿格式等严格执行,保持统一的汇总口径。

3)科学性控制,评价工作应该遵循评价流程的客观规律,实现评价流程设计的科学化。

4)合规性控制,整个评价过程都应该依法依规进行,从制度上防范徇私舞弊、弄虚作假、以权谋私等违规违法行为。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绩效评价业务,应当独立进行分析、估算并形成专业意见,不受委托方或相关当事方的影响,不得预先设定评价结论。

(3)评价报告质量的控制。

首先要履行各级审核制度,在数字的准确性、文字的表达性方面消除低级性错误的出现。其次在审核过程中要对逻辑性、合理性进行审核,避免报告自相矛盾。再次对报告的可读性进行审核,力争使报告依据充分、真实完整、数据准确、分析透彻、逻辑清晰、客观公正。

(4)形成评价质量控制的主要原则。

若将绩效评价视为知识服务活动,根据上述不同评价活动阶段质量控制要素的识别,可以将国际社会评价质量标准的建立归纳为:合规性、适当性、参与性、准确性与有效性等五大原则,其相关要求如下:

1)合规性原则是指评价活动是否遵循相关制度或规范。国际社会为了确保评价质量,多建立了质量标准或质量检查清单等相关制度与政策,用以指导与规范评价活动。此外,合规性还体现在评价机构是否遵循基本的评价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是否按照相关委托协议或合同开展评价工作;评价报告或摘要格式是否规范等。

2)适当性原则是指评价方法、数据收集和统计方法等技术层面的相关内容是否适当。绩效评价作为一种重要的科学管理工具,应满足相关的技术标准,即合理的方案设计、适当的数据收集方法、分析方法和评级方法,并据此提出结论和建议,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权威与可靠。

3)参与性原则是指利益相关者在整个绩效评价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国际社会要求在评价工作各阶段中,为保证信息透明公开,同时兼顾到项目对各方产生的作用与影响,评价机构应与利益相关方保持沟通,并促使他们积极参与评价设计和实施过程,这样方能体现项目真实而全面的价值,同时也能更有效地保证所有利益相关方对评价结果达成共识,避免不必要的误解。

4)准确性原则是指评价机构利用专业经验进行评价分析的准确程度。在评价工作实际开展过程中,还可能会出现一些现有文件与制度没有明确提及到的质量标准与内容。因此,当其他准则不足以评判评价质量是否达标时,可以利用准确性原则作为评价的质量控制要素,即通过评价小组自身的专业经验,并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一定的质量标准,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合理性。

5)有效性原则是指评价结论与结果的有效程度。评价工作最终目的是改进决策或促进学习,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就是看评价结果能否满足关键利益群体的需求,相关结论可靠、可行,提出的建议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并最好能确定推进改进措施的相关负责部门。

6).搭建评价活动不同阶段的评价原则框架

由于国际社会评价活动四阶段具有不同的关键点与质量控制要素,再结合五大原则,可基本形成下列框架:

1)合规性原则的适用阶段:国际社会评价制度、指南或规范基本覆盖了评价活动的所有阶段。因此,合规性原则适用于所有阶段,亦即要求评价小组在评价过程的每一个阶段都要严格参照委托方的相关要求,确保评价活动的质量。

2)适当性原则的适用阶段:由于适当性原则主要是指评价技术层面的相关要求,其目的在于要求评价小组在评价实施与报告阶段重视评价方法、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的质量,因此在准备阶段与结果应用阶段不适用。

3)参与性原则的适用阶段:国际社会绩效评价非常关注各利益相关者的参与程度,以确保评价过程和结果的公开性、公平性和可靠性。有的机构甚至要求关键利益者从评价框架设计阶段就直接介人,亦或称为参与式评价。因此,参与性原则也适用于评价活动所有阶段的质量控制。

4)准确性原则的适用阶段:由于评价活动涉及到复杂的社会科学,因此会出现规范、制度或指南不能覆盖的一些细节,这就需要评价小组以准确性原则为指导,通过自身专业技术、经验和能力,保障评价的质量。

5)有效性原则的适用阶段:主要用以控制评价结论的质量,因此,一般只适用于报告形成和结果应用这两个阶段。

(5)不同评价阶段的质量控制原则

国际社会为了更好地审核评价质量,通常还会开展针对组织内部近几年评价工作的过程、结果和结论进行再评价(Meta-evaluation, 亦为元评价) , 以确定信息的准确性与结果的有效性, 并从中总结评价工作的经验、问题和建议。

通常,再评价关注焦点主要是三个核心问题,一是近几年的评价工作程序和评价方法的整体质量情况,主要是从评价框架设计、评价数据和评价结果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二是近几年评价报告中所发现的共性问题与经验,特别是在不同主题领域内总结的结论;三是将评价结论用于组织学习的具体建议。

再评价工作一般由评价小组和组织的关键利益者共同组成,在所有评价报告中随机抽取三分之一左右,并尽可能覆盖不同技术领域、地理区域和评价类型,然后开展案卷分析,并对技术团队、管理团队、项目团队等开展半结构化访谈或座谈,以获得评价工作的一手资料。

(6)结果应用阶段的质量控制要素

绩效评价是绩效管理的工具与手段,因此将评价结果应用于预算单位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意义重大。结果应用阶段包括三个质量控制环节:对评价结果的确认、落实问题整改和评价结果公开。该阶段适用的原则主要是合规性、准确性、参与性和有效性,其质量控制关键要素主要为:

1)对评价结果确认的合规性:预算部门和单位需要对评价结果进行确认和报送,此时主要考察对评价结果的确认和报送环节是否合规。

2)落实问题整改的合规性、准确性和有效性:预算部门和单位需要对绩效评价报告中反映出的问题提出切实的整改措施并加以落实。此环节主要考察落实问题整改时是否准确地与评价结论吻合,整改结果是否有效。

3)评价结果公开的合规性:根据预算法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有关要求,评价结果要在一定范围内以一定方式向利益相关者或社会公众公开,因此该环节重点考察公开的合规性。

评价维度

评分规则

1、报告结构的规范和严谨性

评价报告要素全面性、格式规范性,与沪财绩【2014】22号文规定及相关规范相符合

1.报告格式规范得1分;

2.报告要素全面得1分;

3.报告结构完整得1分。

2、报告文字表述的准确和逻辑性

文字描述准确、精炼、通畅,层次性、逻辑性强。

1.文字描述准确、客观得1分;

2.语言表述精炼通畅得1分;

3.语言表述逻辑性强得1分。

3、项目立项情况描述的清晰度

项目背景、依据、目的及现状情况等交代清晰、全面、简练;项目所要解决的问题、立项过程归纳描述全面、准确。

1.项目立项背景、依据、目的及现状描述清楚全面得2分;

2.项目所要解决的问题描述清楚得1分;

3.立项过程描述清楚得1分。

4、项目实施情况的完整性

项目实施内容、项目管理制度、组织实施情况描述完整、清晰。

1.项目实际实施情况描述完整、清晰得2分;

3.项目管理制度梳理完整、清晰得1分;

4.项目组织管理情况梳理描述完整、清晰得2分。

5、预算安排及实际支出情况的全面和准确性

对项目预算细化反映至子项目活动内容,对预算安排和实际执行应对比说明,对经常性项目要说明近年来预算安排情况及使用结果。

1.对经常性项目能反映近三年来的预算安排和使用情况的得1分;

2.项目预算细化到具体子项目或能够细化到具体数量和单价的得1分;

3.实际支出细化到具体子项目或能够细化到具体数量和单价的得2分;

4.反映预算安排和实际使用对照情况的得1分.

6、绩效目标归纳的完整和准确性

绩效目标梳理归纳完整、准确、清晰、量化。

1.项目总目标和年度目标的梳理归纳完整准确的得1分。

2.具体绩效目标梳理和归纳完整的得1分;

3.绩效目标梳理和归纳能反映项目绩效特点的得2分;

4.绩效目标的具体指标能够量化的得1分.

7、指标设置的科学性

指标设置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针对项目特点设置个性化评价指标;指标设置与项目绩效目标紧密相关。

1.评价指标设置科学、合理且具有操作性得6分;

2.评价指标能反映项目绩效特点得3分;

3.评价指标与绩效目标高度相关得4分

4.评价指标细化到三级及以上得2分。

权重设计应体现指标的重要性、导向性,要反映项目绩效的特性。

1.权重设置符合相关文件规定和要求得2分;

2.根据评价指标重要性设计权重得3分.

标杆值设计依据充分,标杆值科学、合理、准确。

1.标杆值依据充分得2分;

2.标杆值科学、准确、合理得3分。

8、评价标准依据充分和合理性

评价及评分标准依据充分,标准科学、合理、客观。

1.评价标准依据充分得1分;

2.评价标准科学合理得2分;

3.评分规则具有可操作性得2分.

9、绩效分析的逻辑性和充分性

评价得分与评价结论之间的逻辑性强,绩效分析深入充分。

1.深入分析主要问题和产生的主要原因得5分;

2.指标分析与评价结论的逻辑性强得2分;

3.指标分析与相关数据关联度高得3分。

10、评价结论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评价结论的归纳客观公正,项目绩效反映清晰、完整;围绕评价指标得分情况深入分析绩效问题的原因;相关建议具有操作性和相应的前瞻性。

1.主要绩效归纳完整、准确、精练得2分;

2.归纳经验和做法与项目实施效果高度相关得2分;

3.反映的绩效问题直接、清晰、有重点得2分;

4、相关建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得2分;

5.绩效、问题、建议跟指标分析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关联度得2分。

11、社会调查的科学性

社会调查方案科学,对象合理、方法适当、支撑有效、分析全面

1.社会调查方案设计完整的得3分;

2.社会调查对象针对性得2分;

3.社会调查抽样方法适当得2分;

4.社会调查报告分析全面、支撑有效的得3分。

12、工作底稿的完整性和支撑度

依据底稿是否完整、准确、符合逻辑性。

1.工作底稿完整得1分;

2.工作底稿数据真实充分得2分;

3.工作底稿数据对评价报告有效支撑得2分。

三、工作情况评估(10分)

评价维度

评分规则

1、评价人员配置的合理性

评价人员配置的完整性、合理性、专业度、与投标承诺的一致性;评价人员对项目情况了解熟悉程度;评价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响应度、配合性、协调能力。

1.评价人员配置数量和结构与承诺一致得1分;

2.评价人员认真负责得1分;

3.评价人员响应及时得1分;

5.评价人员有良好的专业能力得1分。

5.评价人员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得1分.

2、评价工作实施的科学性

项目组织实施是否科学,内部审核机制是否完善,执行是否严格。

1.合理有序组织评价工作得2分;

2.按时保质完成评价工作得2分.

3.评价报告经内部审核并签字确认得1分.

总分

现在除了财政部门,很多预算单位或者第三方评价机构对绩效管理方面的人才都加大了招募力度。从职位描述上看,绩效评价不同于审计,不仅需要懂会计准则和记账报税的会计人才,还需要从项目管理、业务管理、财税管理等多方面具有综合职业技能的全面性有经验的人才。一个合格的绩效评价工作者,应该是既懂业务又懂管理,还得有较强的数据敏感度和分析能力。单靠会计师、审计师、评估师、工程师都无法 获得一个中肯的评价结果,长期来看,绩效评价师专业人才培养可谓既紧迫又重要。

Leave a Reply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