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沪深交易所发布了优化再融资的具体措施。重在进一步严格再融资监管,把握好再融资节奏,突出扶优限劣。严格限制破发、破净、不满足十八个月融资间隔的连续亏损企业向不特定对象发行证券以及以竞价方式向特定对象发行证券实施再融资,对上市公司前次募集资金使用、财务性投资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这一安排适当收紧上市公司再融资,是充分考虑当前市场承受能力,统筹一二级市场平衡而采取的具体措施,与同期发布的进一步规范股份减持行为等政策措施的内在精神保持一致。
来看关键内容:
1、上市公司再融资董事会召开前以及启动发行前,不存在破发、破净情形,避免上市公司行情低迷时进一步融资影响股价,引导上市公司关注自身行情、改善市值,提升经营业绩,提振股价。
2、对于连续亏损企业严格执行融资间隔期,要求两次融资间隔期需不得少于18个月,避免经营不善企业不必要的过度融资、连续亏损企业短时间内多次融资,促使上市公司专注自身经营。
3、财务性投资比例较高的上市公司不得再融资。本次监管安排对上市公司财务性投资比例提出更加严格的监管要求,进一步引导上市公司专注主业,避免盲目多元化投资。
4、上市公司要用好用足募集资金,避免上市公司前募资金大额闲置情形下频繁过度融资,促使上市公司谨慎设计募投项目,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
5、上市公司再融资募集资金项目须与现有主业紧密相关,实施后与原有业务须具有明显的协同性,交易所在审核中根据上市公司业务经营情况、募投项目所涉业务运行情况、公司是否具备相关业务运营能力等因素综合判断,督促上市公司实施再融资聚焦主业,防止盲目跨界投资、多元化投资。
同时,对于服务国家战略方向、关乎国计民生的再融资,以及部分融资金额少、市场影响小等特定再融资予以特殊处理,保持相关上市公司融资渠道的相对畅通,平衡好维护市场稳定和维持必要合理融资渠道之间的关系。同时,审核注册环节将坚持审核标准、审核质量不降,坚持严格把关,防止监管套利。
业内人士认为,本次监管层采取了优化再融资监管措施,这是基于当前市场状况,也充分考虑了投资端和融资端的平衡,重点在于把握上市公司再融资节奏,同时也引导上市公司关注经营情况,提升自身市值、改善自身股价,从宏观上讲,可以促进资本市场良性发展,也是保护投资者利益。
沪深交易所此次发布的再融资优化举措,是对8月27日证监会发布的《证监会统筹一二级市场平衡 优化IPO、再融资监管安排》(以下简称《监管安排》)的进一步明确,重在进一步严格再融资监管,维护好市场活力。
具体举措包括:
一是严格限制存在破发、破净情形上市公司再融资。要求上市公司再融资董事会召开前以及启动发行前,不存在破发、破净情形,避免上市公司行情低迷时进一步融资影响股价,引导上市公司关注自身行情、改善市值,提升经营业绩,提振股价。
二是从严要求连续亏损上市公司的融资间隔期。连续亏损企业短时间内多次融资投资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不足,本次要求对于连续亏损企业严格执行融资间隔期,要求两次融资间隔期需不得少于18个月,避免经营不善企业不必要的过度融资,促使上市公司专注自身经营。
三是限制财务性投资金额较高上市公司的融资规模。财务性投资比例较高的上市公司不得再融资。本次监管安排对上市公司财务性投资比例提出更加严格的监管要求,进一步引导上市公司专注主业,避免盲目多元化投资。
四是要求前次募集资金已得到充分使用。要求上市公司用好用足募集资金,避免上市公司前募资金大额闲置情形下频繁过度融资,促使上市公司谨慎设计募投项目,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
五是严格把关再融资募集资金投向主业。要求上市公司再融资募集资金项目须与现有主业紧密相关,实施后与原有业务须具有明显的协同性,交易所在审核中根据上市公司业务经营情况、募投项目所涉业务运行情况、公司是否具备相关业务运营能力等因素综合判断,督促上市公司实施再融资聚焦主业,防止盲目跨界投资、多元化投资。
“本次优化再融资监管措施中包括规范财务性投资比例以及从严把关前募资金使用比例的要求。”上述人士指出,监管机构主要是针对有些公司频繁过度融资、“蹭热点跨界扩张”、前募尚未使用随即再融资,这次优化再融资监管措施可以对这些情形加强约束,在满足上市公司正当合理的融资需求的基础上,督促上市公司理性融资。
值得注意的是,在限制上市公司融资时点、融资间隔期和规模的同时,交易所对于服务国家战略方向、关乎国计民生的再融资,以及部分融资金额少、市场影响小等特定再融资予以特殊处理,保持相关上市公司融资渠道的相对畅通,平衡好维护市场稳定和维持必要合理融资渠道之间的关系。同时,审核注册环节将坚持审核标准、审核质量不降,坚持严格把关,防止监管套利。
记者了解到,为不影响正在实施再融资的上市公司,避免引起市场波动,优化措施的出台也考虑了衔接安排。相关措施适用于优化措施实施后新受理的再融资项目。优化措施实施前已公告预案但不符合相关监管要求的,需相应情形消除后方可受理。
沪深交易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做好再融资预案披露、项目受理、已受理项目的审核等工作,坚持更加严格、透明、审慎的发行上市把关,增强市场可预期性。上市公司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任何疑问的,可以通过书面、现场等方式与交易所进行沟通。交易所将坚持“开门办审核”的工作要求,切实保障、及时响应市场主体的沟通需求,平稳实施好本次优化再融资监管安排。
今年以来,证监会和交易所加强了一二级市场的逆周期调节,充分考虑投融资两端的协调平衡,对上市公司再融资提出更加严格的审核注册把关要求,适当收紧再融资节奏,维护市场稳定。
具体来看,建立大额再融资预沟通机制。为避免大额再融资对市场运行造成冲击,平滑再融资节奏,要求金额较大的再融资项目启动前需与交易所预沟通。在充分考虑二级市场承受力的基础上,引导上市公司充分论证融资必要性,合理把握再融资时机,维护市场稳定。
同时,严格管控融资规模。监管部门在审核工作中,对融资规模较大的项目予以重点把关,要求对融资规模的合理性进行充分说明和论述,重点关注账面货币资金充裕、持有大额理财产品、现金流情况良好、近期存在较大金额财务性投资、前募项目进度缓慢等情况,无法论证规模合理性的,要求调减金额或终止其再融资。并且,从严审核募集资金用途。审核过程中,对募集资金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是否投向主业从严把关。今年以来,多家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向因不符合产业政策或募集投向主业要求,调减金额或被终止审核。
从融资数量看,2023年以来,沪、深两市,主动撤回或被上市委否决的再融资项目达50余单。从募集资金管控看,2023年以来,因前募使用进度比例较低、对外财务投资规模较大,或无法合理说明部分募投项目与现有主业关系等原因,100余单再融资项目主动调减募集资金规模。